•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491期:時光里,那一樹少女的新裙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零散種植了幾棵石榴樹,入夏時節,在自然的滋潤下,漸漸花開,宛若少女的新裙,遠遠望去,在翠綠的枝葉中耀眼奪目。

            武漢植物園本草園零星開放的石榴花(曹承娥/攝)
              我們一起來探探它們,不辜負這一樹的美艷。
              石榴(Punica granatum L.)
              又稱安石榴、丹若等,是石榴科石榴屬的落葉灌木或喬木。石榴傳入我國之初,是御用之物,僅種植在皇家苑囿,作觀賞之用,后來才作為果樹栽種在平民百姓之家,經過千百年的選育,如今已有許多優良品種。
            武漢植物園的石榴植株(曹承娥/攝)
            石榴的葉和花苞(曹承娥/攝)
              按結果和不結果來分類,石榴可分為觀花的花榴和結果的果榴兩大類。果榴又可分為酸榴、甜酸榴和甜榴三大類。
              石榴花色通常有大紅、粉紅、黃、白四色,以大紅色最常見。花榴一般只開花不結果,花大艷麗、花期長久。
            紅色石榴花(曹承娥/攝)
            白色石榴花(圖片來自網絡)
              果榴的果皮常見基本色有紅皮、青(綠)皮和白皮,顏色亮麗;種子有軟籽、半軟籽和硬籽,晶瑩透亮,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是大眾喜愛的水果,自古就有“水晶珠玉”的美譽。
              食用價值
              石榴營養豐富,全身都是寶,有“九州神果”的美稱,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我國現在是全球石榴種植大國,陜西、山東、河南、云南、四川、安徽、新疆等地是主產區。大規模的果榴種植,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
            石榴汁(圖片來自網絡)
              石榴性溫,食用價值很高。其作為中秋的應季水果,新鮮食用,味美汁多、甘甜可口,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作為加工產品,果汁可做飲料、果酒、果醋等飲品;籽直接咀嚼下咽。
              說到直接吃石榴籽,那軟籽石榴就特別適宜了。自1986年“突尼斯軟籽石榴”被引入回國后,軟籽石榴逐漸在我國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種植,發展潛力巨大。
              觀賞價值
              石榴枝繁葉茂、花色艷麗、花果期長,觀賞價值極高。
              其春季嫩葉鮮紅、夏季花艷燦爛、秋季碩果累累、冬季枝干蟠虬,季季有景;可植地庭院、又可造景盆栽、還可栽種行道,是良好園林觀賞樹種。石榴樹葉綠濃密,可凈化吸收二氧化硫、鉛蒸汽、氯氣、煙塵等有害氣體,也是凈化美化環境的環保衛士。花卉市場上可常見觀花觀果的小微盆栽,可做花卉造景也可擺放在陽臺或室內,凈化空氣又清新雅致,美不勝收。
            石榴盆栽(圖片來自網絡)
              石榴以其美好寓意,在上千年的發展中,生生不息地融入了人們生活,沉淀了獨特的文化內涵,流傳至今。
              文學作品的題材
              石榴的美,是歷代文人墨客們吟詩作對的對象。
              始于魏晉南北朝,繁于宋代,元明清達到高峰。晉代詩人多以作賦為主,潘岳的《安石榴賦》贊美石榴的外形美、味道佳。宋代,贊詠石榴的作品數量大、形式多,詩詞歌賦、詩散文等均有呈現。元代時,有詩人將石榴花作為曲牌名進行推廣,文人們對石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在不斷的沉淀和積累中,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永久流傳了下來。
              服飾著裝的元素
              古代女子愛穿紅色衣裙,南北朝時期就有用石榴大紅色的花汁浸染衣裙的習俗。
              初次記載“石榴裙”,可追溯至梁元帝的《烏棲曲》“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石榴裙是大紅裙的代稱、是年輕美貌女子的代稱、是表愛意的代稱。男士對女士表達愛慕之意,古時稱為“拜倒在石榴裙下”。
            石榴裙(圖片來自網絡)
              石榴紋飾也運用在服飾、頭飾之中。杭州的五代越國舊址出土過石榴紋飾的銀簪。
            永安寺塔中收藏的鎏金石榴銀簪(圖片來自網絡)
              那一樹少女的新裙從千年的時光里走來,褪去浮華洗盡鉛塵,留下了無限的價值,待我們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 韓鍵,翁忙玲,姜衛兵.石榴的文化意蘊及其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5):143-147.
              2. 徐暄淇.中國古代石榴栽培史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4(5).
              3. 陳興佳.石榴的起源及在中國的傳播[D].山東:山東農業大學,2014(6).
              ----
              撰文:曹承娥   
             

             

              

            科普開放部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