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槐花兒飄香的季節,兒時那些帶有媽媽專屬味道的槐花美食有沒有勾起小伙伴們的念想?不過,槐花可不是都能吃的。我們常見的槐花通常有三種:淡黃色的國槐花,夏末開花,可入藥但不可食用;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開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不可入藥;還有一種紅色的槐花(變種)僅供觀賞,不能食用。可見我們吃的槐花美食來自白色洋槐花,可千萬別摘錯了哦。

國槐(淡黃色的花)(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刺槐(白色的花) 張莉俊攝

紅花刺槐 張莉俊攝
槐樹在我國一直以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原產北美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于18世紀末引回國后,刺槐花成了百姓青黃不接時的充饑美食,如今也是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觀植物;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則自先秦以來就作為一種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并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得以傳承和延續。今天我們就一起細數下國槐厚重而悠遠的歷史文化。
古老的姓氏
源于上古的姬姓,黃帝時期,槐已作為姓氏存在,讀音念“huí”,出自黃帝的臣子嵬槐氏,簡稱槐氏,世代相傳,此支槐氏如今在河北、山東、北京、云南、臺灣等地均有分布。
社壇的神樹
我國從古至今,各民族都有筑社壇敬神祭祖的習俗。祭壇的四周通常會栽植一種或幾種樹木,敬奉為“神樹”。一年當中,每月社壇祭祀的季節樹各不相同,《淮南子?時則訓》記載: “正月,官司空,其樹楊……九月官候,其樹槐。”槐樹是九月的季節樹。槐樹被奉為神樹,還產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神話傳說。《天仙配》中董永和七仙女因老槐樹開口做媒,佳偶天成。“南柯一夢”便來自于《南柯太守傳》中的書生淳于棼入夢槐安國(大槐樹下的螞蟻世界)所發生的故事。

天仙配老槐樹做媒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吉祥的象征
“門前一棵槐,不是進寶就是招財。”諺語中,人們把槐樹譽為招財進寶的吉祥樹。槐樹被譽為吉祥的象征,源于《太公金匱》中記載周朝的姜太公將它視為神靈的棲息地。
官位的別稱
古代封建社會里,槐樹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宰輔之位的象征。早在周朝,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即公卿大夫按位分分坐于槐樹和棘樹下,朝覲天子。左九棘,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為三公之位。因此“槐棘”成為了三公九卿之位的代詞,槐樹也從一種常見的樹種逐漸成為了宮廷符號、官位別稱。同時還出現了眾多含槐具有政治寓意的詞匯,如槐鼎(三公之位,亦泛指執政大臣)、槐位(三公之位)、槐卿(三公九卿)、槐宸(皇帝的宮殿)、槐掖(宮廷)、槐望(有聲譽的公卿)、槐綬(三 公的印綬)、槐岳(朝廷高官)、槐蟬(高官顯貴)、槐府(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 三公的宅第)。
中舉的吉兆
槐作為古代“三公”官位的別稱而受到讀書人的喜愛,生活和學習的環境當然少不了槐樹。太學旁,讀書人聚會、書籍買賣的“學市”,因槐樹多被稱為“槐市”,以致槐還可借指學宮、學舍。自唐朝以來,科舉考試是古代讀書人獲取功名的唯一途徑,槐也被衍伸為科舉的代詞,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年份稱“槐秋”,考試的月份稱“槐黃”。“槐花黃,舉子忙。” 則用來指學子們準備科舉考試的忙碌情景,借槐花以求官運亨通。槐使學子們心有“槐位”,并激發其學習的源動力,以求一舉中第。由此槐便成了科舉中第的吉兆。
思鄉的寄托
槐樹作為思鄉尋根祭祖的寄托,最具有歷史代表性的事件當數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明朝初年,為了恢復長年戰亂和自然災害破壞的經濟,朝廷在50余年的時間內組織了多達18次的大規模移民遷徙,將人口稠密的山西洪洞縣人遷移到荒蕪的中原等地。據說當時遷移的百姓都在大槐樹下集合,被迫踏上移民的征程。后來移民們在新家安定時,會在路口栽種槐樹,用以思念回不去的家鄉,祭拜遙遠的先祖。“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樹下老鴰窩”。幾百年來一直傳唱的歌謠也見證了“大槐樹”成為移民們思鄉的寄托。

洪洞大槐樹景區(圖片來源網絡)
民俗的良木
槐樹是民俗中不可多得的良木。在河北、陜西等地,有戴槐芽(槐樹的嫩葉)去眼疾、小寶寶戴槐芽除災避邪、冬天烤槐枝烤槐火辟邪預防時疫的習俗。槐樹的花不能吃,但槐葉是古時的美食,槐葉煮米、槐葉冷淘都是餐桌上的吃食,尤其是槐葉冷淘是一種涼菜,夏季有清涼解暑的功效,是一盤美味佳肴。“前榆后槐”是甘肅一帶房前屋后栽種樹木的習俗,榆樹的莢果稱為榆錢,諧音“余錢”,象征富貴;槐樹的莢果多子,諧音“懷子”,以求多子多福。

槐葉冷淘(來源:https://image.so.com/i)
文學的意象
槐樹古樸高大又具有官運的寓意,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騷客們的青睞,繁多的文學作品以其作為意象被流傳至今,形成了槐文學。槐樹的文學始于魏晉,盛于唐朝,傳承至今。魏朝曹丕、曹植等多人作《槐樹賦》,或以槐代表君王的威嚴;或以槐代表官位,表達自己入仕建功立業的心愿。這時作品以槐的“三公”官位作為主要寓意。唐朝槐文學鼎盛時期,槐作為文學意象,作品數量多、表達形式多、意象寓意多。白居易作《庭槐》、《壽安歇馬重吟》、《早蟬》等多首詩,借槐抒情,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思鄉之情。如今我們熟知的魯迅的小說《傷逝》、俞平伯的散文集《古槐夢遇》都表達了對槐樹的情感。

古槐夢遇散文集(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藝術的載體
槐樹除了是騷客們筆下的意象,也是畫卷丹青、建筑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尤物。繪畫作品中,槐常與松柏柳銀杏等樹木作為背景出現,以喻高尚品質。如出土于南京西善橋南朝大墓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元代倪瓚的“六君子圖”等。槐樹也是古時建筑設計的重要載體,如北京四合院中的植樹就非常講究,槐樹因其寓意是這座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磚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 (圖片來源網絡)

老北京四合院和槐樹(圖片來源網絡)
中華文化的發展長河里,國槐以其美好的寓意鐫刻了印記,留下了至多瑰寶。國槐除了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其觀賞價值也不可小覷。
國槐樹冠優美,花芳香,是行道樹和優良的蜜源植物。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園藝師們選育了一批觀賞價值極高的園藝品種。如:龍爪槐,其枝條下垂如傘,南京中山陵紀念堂門前有幾株,蟠虬蒼勁、生氣昂然。金枝國槐,其在生長過程中,枝條從黃綠色逐漸變黃至金黃,嚴冬時節金黃亮麗,無比壯觀。香花槐,其花冠蝶形,紅花串串、色澤艷麗,在南方春夏秋三季開花。

龍爪槐(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6091c0100c1yv.html)

金枝國槐(來源:https://image.so.com/)

香花槐(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志)
國槐是我國土生土長樹種,槐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在文化車輪滾滾前進過程中,我們應該珍愛槐樹,珍惜槐文化中傳承的優良精神。
參考文獻:
1.費青.槐樹與北京的歷史文化中國[J].城市林業,2008(6):66-68.
2.孫昱,彭祚登.國槐的歷史文化與價值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6):23-3
3.黃金燦.槐樹歷史文化意蘊趣談[J].中華讀書報.
撰文:曹承娥
攝影:張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