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458期:讓達爾文著迷的蘭花究竟有多美?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陳長麗、阮程、李治中(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蘭花是我這輩子遇見最好玩的東西”。
              ——偉大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達爾文曾說 
              美麗、奇特、豐富、多樣、有趣
              即使在擁有萬千氣象的植物界
              蘭花也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植物類群  
              達爾文的蘭花
              1862年,在《物種起源》發表3年后,達爾文出版了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他的研究目的是要證明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為《物種起源》提供補充材料。
              在研究過程中,達爾文發現了原產于馬達加斯加的奇異物種—長距彗星蘭(Angraecum sesquipedale)。
            長距彗星蘭(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種蘭花似乎違背了生物進化原則,它的唇瓣后面有一條綠色鞭狀的花距,長達30厘米。他大膽推測應該有一種口器也是30cm的昆蟲為這種距長達30cm的蘭花傳粉。哪種昆蟲嘴巴會如此細長呢?這樣看起來對昆蟲生存非常不利。在當時,人們認為這個猜想是很荒唐的,無人相信。
            長距彗星蘭的花距(圖片來源于http://m.souhu.com/a120588067_221039)
              直到1903年,人們發現并觀察到為其傳粉者——非洲長喙天蛾(Xanthopan morganii),果然它的喙足有30厘米長,完全夠得著深藏在花距底部的花蜜,從而印證了達爾文的推測。這時距離達爾文做出預測已過了41年。
            非洲長喙天蛾(圖片來源于http://jx.people.com.cn/BIG5/n/2014/1221/c355188-23289354-2.html)
              長距彗星蘭和非洲長喙天蛾協同進化,生動地詮釋了自然選擇的威力。長距彗星蘭也因此被稱為“達爾文的蘭花”。
            正在取食花蜜的非洲長喙天蛾(圖片來源于http://www.kun.ac.cn/article/show/id/261)
              走進蘭花世界
              “國蘭”與“洋蘭”
              廣義的蘭花(Orchidaceae Juss.)是指蘭科植物的總稱,包括國蘭、熱帶蘭、野生蘭科植物等。全世界約有800屬及25,000種(也有估計高達30,000種),是被子植物中最大、最進化、種類最豐富的的家族之一。而狹義上的蘭花通常指“國蘭”,是原產于我國,在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的蘭屬植物,主要有春蘭(Cymbidium goeringii)、蕙蘭(C.faberi)、建蘭(C.ensifolium)、寒蘭(C.kanran)、墨蘭(C.sinense)等。
            春蘭(圖片來源于中國植物志—李光敏)
            建蘭(圖片來源于中國植物志—吳棣飛)
              西方世界所喜愛的蘭,通常指的是美洲、南亞、東南亞熱帶雨林發現的蘭花家族。如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卡特蘭(Cattleya hybrida)、石斛(Dendrobium nobile)、文心蘭(Oncidium flexuosum)等等。隨后,西方園藝學家們不斷地雜交,培育出花更大、色更艷的園藝新種。為了和國人喜愛的“國蘭”區別,這些蘭被稱為“洋蘭”或者“熱帶蘭“。
              總之,“國蘭”與“洋蘭”的定義,并不是科學的植物分類方法,而是歷史形成的習慣分法,“洋蘭”并非指其產地不在中國,而是代表此類蘭花興起于西方,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實際上,在中國華南、西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也有不少洋蘭的分布。
              蘭花家族的人氣明星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蘭花認識的深入和蘭花產業的發展,蘭花的人氣高漲。
              下面,就為您盤點蘭花家族的那些人氣明星們
              “洋蘭之王”卡特蘭(Cattleya) 
              卡特蘭,產于美洲,優美的身形匯聚萬種的風情,艷麗的色彩配以芳香的氣息,有著“洋蘭之王”的美譽。作為熱帶蘭的代表,其備受園藝達人的擁躉。
              卡特蘭并非單指一種蘭,還是嘉德麗雅(Cattleya)屬的代稱,主要遍布于安第斯山脈海平面到3500米海拔之間,附生于樹木枝干之上,葉片上厚厚的“保護層”(角質層),極大提高了它的抗旱能力,使其成為蘭花中適應性最強的種類之一。
              安第斯山脈獨特的氣候環境,孕育了多樣的原生種,此外,嘉德麗雅屬的物種在屬內及屬間均極易雜交,使得雜交品種更是數不勝數。
            卡特蘭‘新市’
            卡特蘭‘高種’
              卡特蘭品種不僅花大,而且色彩多樣,從純凈的白到火的赤紅,其間還不乏黃、綠及復色,匯在一起可謂五彩紛呈。
              “洋蘭之后”蝴蝶蘭(Phalaenopsis)  
              說到蝴蝶蘭,大家一定不陌生,以形似蝴蝶而得名。超長的花期,優雅的身形,別致美麗,加之繁多的品種,使其一躍成為應用最廣的熱帶蘭,并得以“洋花之后”的美譽,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花卉之一。
              這里的蝴蝶蘭也指蝴蝶蘭屬的植物,它們主要棲居于潮濕氣候的亞洲至澳洲地區,如泰國、菲律賓,當然,我國的臺灣、云南、四川也是她的首選之地。
            蝴蝶蘭‘黃袍’
            蝴蝶蘭‘一串紅’
            蝴蝶蘭‘白閃電’
              肥厚的肉質根莖,亮綠的葉兒,長長的花梗上,一朵朵小花如同蝴蝶一般在林間飛舞,時常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其中。
              “舞蹈精靈”文心蘭(Oncidium
              文心蘭,同系文心蘭屬的總稱,扎根于美洲熱帶地區,其多達750個以上的原生種加之千姿百態的雜交種,使洋蘭家族得以量的飛躍。 
              不止如此,亮麗的花色,嬌美的花型,長長的花梗上一朵朵綻放的小花,大大的唇形花瓣如一群群熱帶的少女,身著絢麗的衣裙在微風中盡情的舞蹈,是不是可愛極了?如此的形象也使她得一雅號——跳舞蘭。
            文心蘭‘蜜糖’
            文心蘭‘紅寶石’
             
            文心蘭‘迷你香水’
              文心蘭品種繁多,以黃色系為主,花型大小不一。除了常見的‘蜜糖’、‘紅寶石’等品種外,還有超cute的迷你品種哦,迷你文心蘭的花小巧精致,深受愛花之人追捧,洋蘭界的新寵非她莫屬!
              “生命的強者”萬代蘭(Vanda
              萬代,音譯于萬代蘭屬的學名Vanda,直立堅韌的莖干是其典型特征,加之厚實的葉片,強大的生命力,不愧是洋蘭家族中“生命的強者”
              碩大的花朵,奔放的花姿,多樣的色彩,是風情的萬代蘭。70多個原生種主要散布于亞洲至大洋洲2000米以下的山林中,附生于高大的樹干之上,享受陽光的滋潤,在林間彌散的濕潤空氣中繁衍生息。
            萬代蘭
            萬代蘭的氣生根(圖片來源于atmarvellous.co.za)
              萬代蘭與其它蘭花區別在于,它依靠氣根生長,根如同碧珠垂簾,既可觀花也可觀根。
              “特立獨行”的兜蘭(Paphiopedilum) 
              在熱帶蘭的眾多類群中,兜蘭最為千奇百怪。它的花唇瓣呈口袋形又像拖鞋,所以又叫拖鞋蘭。作為蘭科家族中最獨特的一類,大大的口袋就是它們的識別特征,不過可不要與其姐妹——杓蘭屬(Cypripedium)混淆哦。雖然同樣具有超大的口袋,可杓蘭屬的葉片多折皺呈橢圓形,兜蘭屬則是寬寬的帶形。
              兜蘭不像其他洋蘭那樣攀附于林木的枝干之上,而是常植根于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的林木之下。
            兜蘭‘綠肉餅’
            魔帝兜蘭
              兜蘭有巨瓣兜蘭(P.bellatulum)、麻栗坡兜蘭(P.malipoense)、魔帝兜蘭(P. Maudiae)等幾十種。兜狀的唇瓣,配以背上多彩的紋路,鮮艷的色彩,奇特的造型,極長的壽命,常使愛蘭之人愛不釋手。
              “父親節之花”石斛(Dendrobium
              石斛原產地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全世界約有1000多個種。石斛花枝修長、亭亭玉立,花朵玲瓏可愛、姿態優雅,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在泰國,石斛因為其清新高貴的氣質被稱為森林女神,在國外,石斛被視為父親節的專屬花,寓意父親剛毅、親切而有威嚴。
            石斛‘青蘋果’
            石斛‘三亞陽光’
            石斛‘紫眸’
              石斛不僅可以觀花,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例如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等,深受人們喜愛。
              美麗奇特的蘭花
              除此之外,蘭花種類極其豐富,其中不乏一些奇特的類型。他們各領風騷,盡顯魅力,向人類展示蘭花家族的瑰麗奇魄。
              黑天鵝蘭(Cycnoches chlorochilon
              被稱為顏色最深的蘭花之一,它的花柱長而彎曲,狀似天鵝頸部,花朵有著如黑色綢緞般的質感和顏色。
              火焰蘭(Renanthera coccinea
              顏色為火紅色,花枝向一側伸出,如火焰騰空飛舞,氣勢十足。
              鶴頂蘭(Phaius tankervilleae
              鶴頂蘭,花朵宛若翩翩起舞的仙鶴,清新脫俗,形態優雅。
              白旗兜蘭(Paphiopedilum spicerianum
              它的蕊柱像青蛙的眼睛,綠色唇瓣呈口袋形狀像青蛙的大肚子,所以也被園藝界稱之為小青蛙兜蘭。
              飄帶兜蘭(Paphiopedilum parishii
              外形奇特飄逸的飄帶兜蘭讓人驚艷,飄帶兜蘭唇瓣似拖鞋,兩個花瓣能長到10多厘米,下垂且卷曲,如飄帶狀,在花叢中顯得獨樹一幟。
              章魚蘭(Prosthechea cochleata
              章魚蘭原產中美洲,是貝里斯國花。它因外形極似小章魚而得名。遠遠看去仿若活潑可愛的小章魚在相互嬉戲,極為可愛。
              杏黃兜蘭(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杏黃兜蘭為我國特有珍稀植物,花開時唇瓣似杏黃色的口袋,色彩富麗華貴,有“金兜”、“金童”的美稱。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在我國發現該種后,杏黃兜蘭在多個世界蘭展上獨占鰲頭,多次榮獲金獎,譽滿全球。杏黃兜蘭的原生環境破壞嚴重,已瀕臨滅絕,己被列為世界一級保護的植物種類。
              硬葉兜蘭(Paphiopedilum micranthum

            ‘杏黃兜蘭(右)’與‘硬葉兜蘭’(左)
              硬葉兜蘭花色潔白略帶粉紅色,唇瓣似銀色的口袋,被人們稱為“銀兜”“銀拖鞋”,因為花朵冰清玉潔,如少女般嬌羞迷人,又被稱為“玉女”兜蘭。硬葉兜蘭為我國特有種,上世紀80年代曾多次榮獲國際蘭花博覽會大獎。由于分布區域狹窄,屢遭采收,目前極難在野外尋其蹤跡,現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驚艷絢麗的蘭花意境
              蘭花花形奇特多姿、花色豐富艷麗,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以下簡稱“武漢植物園”)一直致力于蘭科植物資源的收集和展示,每年冬季都會舉辦熱帶蘭展,展現蘭花家族的瑰麗多姿。
              1、打造原生態植物景象
              熱帶蘭展館在武漢植物園景觀溫室。
              為了還原熱帶蘭花的生長狀態,園藝師采用原生態的布展手法,熱帶蘭花或依附枯木、或纏繞青石、或懸掛空中,或林立在瀑布前,滿眼蒼翠的熱帶植物搭配色彩絢麗的景觀,形成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熱帶森林景致。
              2、音樂元素表現蘭花靈動之美
              在“樂動蘭章”主題蘭展中,園藝師大量采用五線譜、音符、樂器配合熱帶蘭花來表現熱帶蘭花的豐富、靈動之美。
              搖滾樂器配上熱情的跳舞蘭、民謠風搭配優美寧靜的石斛,搖滾的激情、民謠的悠長都在千姿百態的蘭花中碰撞出新的活力。
              3、中國元素營造新年氛圍
              每年的熱帶蘭展跨越新年。
              武漢植物園曾以“中國年”為主題,用大量的春節元素搭配熱情洋溢的熱帶蘭營造濃濃的新年氛圍。
              在熱帶雨林室,紅色宮燈、蝴蝶蘭、大花蕙組成景點“張燈結彩”;上百朵大紅色的蝴蝶蘭組成花球,和紅燈籠懸掛在一起,象征著日子紅紅火火。竹子撐起的傘架上,掛滿了小紅燈籠和有著長長胡須的萬代蘭,寓意著竹報平安。
              4、ins風刮起熱帶蘭潮
              近些年,清新而有格調的ins風潮刮起,武漢植物園的熱帶蘭也曾經走過ins風。
              園藝師用火烈鳥、獨角獸、黃銅金屬骨架、綠植等元素,搭配高雅的熱帶蘭,打造最流行的熱帶蘭潮。
              5、動畫元素構建童話世界
              2020熱帶蘭展以“動畫與蘭”為主題。
              《舒克和貝塔歷險記》、《貓和老鼠》、《黑貓警長》、《藍皮鼠和大臉貓》,諸多經典動畫形象在時空交錯中相遇。貓和老鼠在蝴蝶蘭花道上追逐,舒克開著飛機在滿是蕨類植物和石斛文心蘭的上空盤旋,米老鼠在大花蕙蘭和卡特蘭花海中建起了童話小屋。
              園藝師用繽紛多彩熱情洋溢的熱帶蘭重新構建歡樂的童話世界,賦予經典動畫新的活力和意義。展覽筑夢植物王國里的童話世界,為人們構造精神樂土和夢想家園。
              蘭花小科普 
              叫“蘭”的都是蘭花嗎?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花自古以來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花卉。市面上有很多植物的名字都帶有“蘭”字,如吊蘭、馬蘭、君子蘭、虎尾蘭、二月蘭等等,那么它們是不是蘭花呢?
              想要識別,需要先認識一下蘭花的形態。蘭屬植物的花結構很特別,由外輪的形態相同的3個萼片,內輪的1個唇瓣和兩個花瓣以及1個合蕊柱構成。
            蘭花結構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常來說,我們看到的花朵,像百合、月季、梅花等都有單獨的雄蕊和雌蕊,但蘭科植物偏不這樣,它們的雄蕊和雌蕊合生在一起,形成柱狀器官合蕊柱。
              蘭花的唇瓣會變戲法,能演變出千奇百怪的形狀,在兜蘭身上是“兜”,在文心蘭身上是“裙擺”,在眉蘭身上干脆就是胡蜂的“屁股”,會變化、會模仿、會偽裝,獨特而聰明的本領讓人驚嘆。
            左圖:眉蘭  右圖:兜蘭
            文心蘭
              合蕊柱和唇瓣是區分是否是蘭科植物的主要標志,按照這個區分標準,吊蘭、馬蘭、君子蘭、虎尾蘭、二月蘭都不是蘭花。千萬不要以為,叫“蘭”的都是蘭花哦。
              蘭花保護刻不容緩 
              蘭花的美令人眩目,但更需要人類的保護。野生蘭科植物的生存狀況堪憂,它是世界性的瀕危物種,也是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物種的重中之重,蘭科植物全科所有種類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范圍,是植物保護中的“旗艦”類群。欣賞蘭花美麗的同時請真誠地愛它、保護它。
              
              ---- 
              圖片:姜正旺、張莉俊、李娜、龔雪琴、萬舒璇、王強等  
              編輯:張莉俊、萬舒璇、魏妮娜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