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新的植物學分類,獼猴桃屬(Actinidia Lindl.)植物共有54個種(和21個變種共75個分類單元)。目前栽培利用的主要是中華獼猴桃(A. chinensis)(含中華獼猴桃原變種和美味獼猴桃變種),為了便于大眾理解,本文以下的“獼猴桃”均指中華獼猴桃(A. chinensis)。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能吃到很多既美味又營養豐富的水果,獼猴桃就是其中一種。
而超市貨架上擺放了不只一種獼猴桃。有綠肉的、黃肉的,還有紅心的。果肉不同顏色的獼猴桃有何不同呢?哪種顏色的更好吃呢?紅心的獼猴桃價格一般都比較貴,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關于獼猴桃果肉顏色的問題。
獼猴桃的果肉是如何“多彩”的
獼猴桃是近年來逐漸被人們熟悉并接受的一種水果,它口感鮮美,并且營養價值極高,富含維生素C、葉酸、煙酸、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特別是它超高的維生素C含量(一顆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約等于2.5個橙子或1.5個檸檬),令它得到了“水果之王”的美譽,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不過說起獼猴桃果肉的顏色,估計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綠色。Bingo!獼猴桃是水果界里唯一一種果肉部分呈現純正鮮艷的綠顏色的水果(還有許多水果是果皮呈綠色,但果肉是黃色或者黃綠色),所有的水果沙拉、甜點、拼盤,凡是需要用到深綠色的,就只能選擇獼猴桃啦!
圖1 常見的綠肉獼猴桃
其實,獼猴桃也算的上水果王國中果肉顏色相當豐富的家族了,除了綠色,大家在超市里應該也看到了,還有黃肉與紅肉獼猴桃。
為什么它們可以如此多彩呢?
我們可以看看獼猴桃果肉的顏色是如何決定的。
獼猴桃果肉的顏色主要受葉綠素和花青素兩大成分控制,大體可分為綠色、黃色和紅色三大系列:含葉綠素的呈現綠色,不含葉綠素的呈現黃色,而含花青素的則呈現紅色果心,其實際顏色因不同成分含量差異而顯示不同濃度的顏色。
說起黃肉和紅肉獼猴桃,筆者要再次重申,黃肉和紅肉獼猴桃的種質資源都是原產我國,原產我國,原產我國(太自豪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然了,綠肉也是!
不過,黃肉和紅肉獼猴桃,都是在上世紀80年代后才出現的。這又是為什么呢?
從山野到餐桌,“原創”紅心獼猴桃之路
在1978年中國開始大規模調查獼猴桃資源以前,紅色和黃色果肉的獼猴桃都沉睡于中國各地的山野間,僅有綠色果肉的獼猴桃被外國人發現、帶走并廣泛種植,因為僅僅帶走了綠肉獼猴桃資源,所以在80年代前,外國人始終無法培育出黃肉和紅肉獼猴桃。
80年代后,黃肉、紅肉的獼猴桃作為中國特色獼猴桃資源,開始經由中國科研人員之手,從野生走向栽培,由山野走上餐桌,并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我國栽培年代最久遠,栽培面積最大的紅肉獼猴桃品種‘紅陽’就是我國獼猴桃育種專家從河南伏牛山一帶的野生獼猴桃資源的實生后代中選育出來的。
圖2 獼猴桃果肉顏色多樣性
目前,中國以外全球約90%的區域種植的仍是綠肉,另約10%是黃肉,而紅肉獼猴桃僅在中國有大規模種植。而且,全球范圍內規模栽培的黃肉、紅肉獼猴桃品種,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自己選育的,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是我國獼猴桃育種最為成功的單位。
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目前栽培最為廣泛的黃肉和紅肉獼猴桃品種吧:
黃肉的主要品種有‘金桃’和‘金艷’。
‘金桃’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培育于1981年從江西武寧縣野生中華獼猴桃資源中選出優株‘武植81-1’,當年嫁接于資源圃中,從高接后代中選出變異單系‘C6’。在國內多年試驗,表現高產、耐貯、品質優的特點,于1997~2000年在意大利、希臘和法國進行品種區試,綜合性狀優良。2005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定名‘金桃’(S-SV-AC-018-2005)并在世界獼猴桃主要生產國或區域申請了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多年來通過國內外廣泛栽培,該品種表現良好。
目前, ‘金桃’品種通過有償授權種植的方式,由意大利“kiwigold”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推廣,占據了全球除中國以外地區黃肉獼猴桃種植面積的50%以上。
圖3 ‘金桃’商品宣傳圖
‘金艷’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于1984年利用毛花獼猴桃作母本、中華獼猴桃作父本雜交,從F1代中選育而成。是第一個用于商業栽培的種間雜交黃肉新品種,于2006年通過省級品種審定,2009年獲得國家品種權(CNA20070118.5),2010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S-SV-AE-019-2010)。
‘金艷’品種目前占據了國內黃肉獼猴桃種植面積的50%以上。同時,從全球來看,在黃肉獼猴桃里其種植面積和產量也是最大的。
圖4 ‘金艷’商品宣傳圖
紅肉獼猴桃的主要品種有‘紅陽’和‘東紅’。
‘紅陽’由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所和蒼溪縣農業局從河南野生中華獼猴桃資源實生后代中選出,于1997年通過省級品種審定。‘紅陽’是我國目前栽培面積和產量都最大的紅肉獼猴桃品種。
圖5 ‘紅陽’獼猴桃
‘東紅’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于2001年~2010年從紅陽實生后代中選育而成,,2012年12月通過國家品種審定(S-SV-AC-031-2012)。2016年獲得國家品種權。
‘東紅’作為一個各項性狀更優良的紅肉獼猴桃新品種,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占據我國紅肉獼猴桃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并仍在快速發展,逐漸替代原有的其它紅肉品種。
圖6 ‘東紅’獼猴桃
圖7 “東紅”結果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紅肉獼猴桃,其紅色果肉主要集中在果心部位,其它部位果肉仍為綠色或者黃色,因此確切的說,應該叫紅心獼猴桃。
圖8 紅心的“東紅”獼猴桃
紅心獼猴桃由于果心部位呈現出放射狀的紅色,橫向切開時非常漂亮,初次品嘗的人都會忍不住拿出手機來拍照,可以說是獼猴桃家族中當之無愧的“顏值擔當”。
獼猴桃果肉顏色不同,風味也不同嗎
從風味而言,綠肉獼猴桃一般略帶酸味,更適合歐美人口感;紅肉獼猴桃濃甜,價格昂貴,主要銷往中國、日本和中東市場;黃肉獼猴桃介于兩者之間。
紅心獼猴桃之所以濃甜,是因為果實中酸的含量一般都很低,在糖度一致的情況下,其甜度會明顯高于綠肉和黃肉的獼猴桃。近年來,紅心獼猴桃由于其外觀獨特靚麗,口味濃甜,廣受消費者歡迎。
一般而言,獼猴桃的品種決定了它果肉最終呈現的顏色,但是種植的環境、營養、水分等因素也會影響顏色的形成,這一點在紅心獼猴桃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高溫、強光、干旱、營養不良等原因都會影響花青素的合成從而導致紅心獼猴桃不紅,而黃肉和綠肉獼猴桃呈色所受環境的影響則相對較小,這也是紅心獼猴桃一直以來種植難度相對高、產量相對低的重要原因,還導致其價格相對黃肉和綠肉品種更為昂貴。
或許有朋友會問,目前有沒有果肉全是紅色的紅肉獼猴桃呢?其實在紅心獼猴桃種植的過程中,部分種植者會發現全紅的個體,即除了常規的紅色果心外,其果肉部分也不再呈黃色或綠色,而是呈紅色。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都是因為缺乏鐵、錳等營養元素,造成樹體黃化,果實呈現出全紅的獨特外觀。但是其口感風味會明顯差于正常的紅心獼猴桃。另外,近年來,在一些育種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經產生了一些全紅的獼猴桃株系,但是目前仍處于觀察和測試階段,尚未進行商業化栽培。
獼猴桃不僅口感甜美,而且富含多種營養,維生素C和花青素等成分對身體健康好處不少,是秋日很棒的應季水果。希望這篇文章不但能夠讓您了解到獼猴桃的歷史,不同獼猴桃的風味,還能對我國原產、顏值爆表的紅心獼猴桃有所了解。
不過,在全球商業化的進程上,我們的原產品種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國目前大規模種植的紅心獼猴桃品種‘紅陽’還存在產量低、易感染病蟲害、果實不耐儲藏等弱點,由武漢植物園選育的‘東紅’品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幾個問題,但相對于黃肉和綠肉獼猴桃品種如‘金艷’、‘金桃’、‘海沃德’、‘徐香’等廣泛的適應性和抗逆性,紅心獼猴桃的品種仍有較大的提高空間,這也是我國獼猴桃科研育種工作者的研究方向與動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這種從中國走出去的水果,能夠再次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黃宏文. 中國獼猴桃種質資源.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13.
[2] 黃宏文. 獼猴桃屬:分類資源 馴化 栽培.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3.
(本文首發于科學大院,由武漢植物園供稿,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下方二維碼)
(作者:張鵬;編輯:張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