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pillon epicier;圖片來源:wiki
慢著,不要以為這篇是講試管刷的進化史,其實你即將閱讀到的是關于一個花開得很試管刷,名字也很試管刷的植物——Stiff Bottlebrush,不同于試管刷的硬毛材質和臟臟的顏色,它可比試管刷好看多了,紅色的流蘇舞衣時髦得很。
紅色流蘇舞娘是誰?
它是紅千層(Callistemon rigidus),桃金娘科(Myrtaceae)紅千層屬Callistemon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因為圓柱形的穗狀花序酷似瓶刷子,全部紅千層屬和很多與它一樣是桃金娘科的白千層屬(Melaleuca)植物都被稱作瓶刷子樹 (Bottlebrush),而這兩個相近的屬主要是根據一個花器官特點進行區分的:雄蕊成束與否。
白千層屬雄蕊和對應的花絲共同與花瓣對生成束,而紅千層屬則通常分離呈環狀;圖片來源:csiro.au
紅千層;圖片來源:夏絲雨
白千層;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周曄華
紅千層;圖片來源:anbg.gov.au
白千層;圖片來源:anbg.gov.au
紅千層屬植物原產澳大利亞,本屬有三四十個種,還有無數的雜交種與栽培種,大多數紅千層屬植物都分布在澳洲的東部與東南部,從熱帶的澳洲北部到溫帶的南部都可以生長,通常生長在濕潤的地方,如小溪邊上或者是比較容易出現水澇的地方。
紅千層屬植物在澳大利亞的分布;圖片來源:anbg.gov.au
自 1789 年植物學家 Joseph Banks 把Callistemoncitrinus引種到英國倫敦后,就在歐洲得到了迅速擴展。
Joseph Banks, by Joshua Reynoldsin,1773;披針葉紅千層,來源:Fagg, M.
但直到今天,紅千層屬植物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美國加州和佛羅里達州,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也分布較多,紅千層進入我國的歷史也有百年了,但由于氣候條件原因仍分布較少,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等華南地區。
紅千層的藝術人生
紅千層屬(Callistemon)植物主要以葉和花的形態學特征作為命名和分類的依據,希臘語口語中的kallos指美的,美好的東西,stemon則是雄蕊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Callistemon”,就是說紅千層屬的植物的雄蕊都是很漂亮的。穗狀花序,生于枝頂,但花序頂端有芽,還能繼續長成枝葉,小花未開時,雄蕊們糾纏在一起,好似等待時機要彈出來一樣。紅千層單葉互生,老枝是銀白色,嫩枝則是紅棕色。
紅千層;圖片來源:夏絲雨
心有多大的舞臺就有多大
紅千層屬植物觀賞性極高,最大的價值是用于景觀園林布景,即可用作公路綠化帶材料,還能作為園林造景材料;也可盆栽種植,澳洲國家植物園曾在2005~2008年舉辦了四次鄉土植物盆栽展覽,每次都有紅千層的影子;它還能插瓶中作切花,特別百搭!
紅千層植株;圖片來源:夏絲雨
參考文獻:
李偉.澳洲紅千層屬(CallistemonR.Br)植物的分子系統學探討.重慶:西南大學.2006.
李敏瑩.紅千層屬觀賞植物介紹及其園林應用.園林植物研究與應用.2013.
https://www.anbg.gov.au/callistemon/index.html
(作者:夏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