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膾炙人口的一首小詩。
關于王維詩中提到的紅豆這種植物,相信許多人已并不陌生(當然,并不是我們吃的那種紅豆)。其實,植物界還有另外一類果形如紅豆,名喚“杉”而非杉樹的植物,這就是紅豆杉。
紅豆杉和紅豆樹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說到紅豆杉,或許大家更多是因其所含高效的抗癌成分——紫杉醇而知曉。
其實常說的紅豆杉并非指單一種,而是代指紅豆杉屬。作為第四紀冰川所遺留下來的珍稀瀕危植物,紅豆杉屬現在已經被國家列入一級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了呢!
形如其名,之所以叫紅豆杉是因為它的種子生于“紅色杯狀的肉質假種皮”中。
紅豆杉的果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作者:劉永剛)
為什么是假種皮呢?因為作為裸子植物的它,種皮并非像其他種子植物一樣由珠被發育而來,而是由珠柄和胎座發育而成。
紅豆杉木的材質優良,紋理通直,且結構致密,富彈性,力學強度高,由于木質具有光澤,又耐腐朽,不容易開裂反翹,邊材幅狹黃白色,心材紫赤褐色,因此很多人也稱之為“紫杉”。
作為多年生的喬木或常綠灌木,紅豆杉屬的植物生長速度緩慢加之再生能力比較差,因此至今尚未發現紅豆杉原始森林的存在,自然的,紅豆杉屬的植物也就成為了重點保護的對象。
南方紅豆杉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紅豆杉屬共含約11種不同的種,它們遍及于北半球山地及溪谷,這其中,我國占其半數,擁有4種1變種,即東北紅豆杉、云南紅豆杉、紅豆杉、西藏紅豆杉及南方紅豆杉。
目前,由于利益的驅使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我國的5種紅豆杉都在極度減少,就連資源相對較多的南方紅豆杉也在近年被認定處于瀕危狀態。
被破壞的紅豆杉 圖片來源見水印
那究竟是什么利益導致如此的幾近滅絕式的破壞呢?答案之一就是紫杉醇。
抗癌的紫杉醇
說起紫杉醇,其實也是在近幾十年才被人們所重視,它可以通過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將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并最終導致腫瘤細胞凋亡。研究人員也證實了將NF- B抑制劑與紫杉醇協同用藥可有效提高紫杉醇的治療效果。
紫杉醇結構
紫杉醇由于只專一抑制癌細胞生長、增殖,并不作用于所有細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成為用于防癌治癌的良藥,對如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具有顯著療效。
然而,由于其僅存于紅豆杉屬植物中且含量極低,紫杉醇變得越發珍貴,有研究發現,我國所分布的紅豆杉屬4種1變種中,紫杉醇含量僅在0.004%~0.01%之間,相當于一棵10公斤重的紅豆杉最多僅能提取1克的紫杉醇。
而且,野生紅豆杉生長條件近乎苛刻、生長地域窄小,對氣候條件要求十分嚴格,一般成樹要生長100~250年,而紫杉醇多分布于紅豆杉的樹根及樹皮中,因此,1千克100年樹齡的樹皮,也僅僅只能獲得50毫克~100毫克的紫杉醇。
紅豆杉樹干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作者:吳棣飛)
如此低的利用率相較于每年數噸的需求量,如果僅從野生個體中提取的話,可想而知會造成怎樣毀滅性的破壞!
基于上面介紹的這一情況,人工培育便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巨大的經濟效益也使得很多人因此受益,于是紅豆杉成了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渾身是“寶”的紅豆杉
當然,除了紫杉醇,紅豆杉還有著溫腎通絡、利尿消炎的功效,其所含近百種的有效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可是大有裨益!
特別是紅豆杉樹的葉中所富含的鞣質,可是細菌炎癥的克星,若是將葉制茶或是磨粉飲食,淡紅的茶色,沁人的芬芳,不僅口感佳,而且益處多多!
但是紅豆杉樹葉亦藥亦毒,食應有量,過量食用,不僅不會有益反而可能引起頭暈、腹痛等癥,嚴重的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尋醫問藥,這為藥者一定要遵醫囑,切不可擅自食用!
這里也要提醒大家,紅豆杉紅色的假種皮外部具有很高的毒性,里面的種子和假種皮“石細胞”也含有劇毒,紅豆杉中的制毒物質是植物堿基的混合物,統稱紫衫堿,可引發腸胃炎、心臟病以及呼吸困難,毒性極大,甚至可能會導致人的突然死亡。
紅豆杉的葉與果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李敏
除了藥用,紅豆杉的外貌也十分喜人!身形獨特的它,每至秋日其小枝都會轉為黃綠或淡紅褐色,鐮刀型的小葉交互螺旋而生于小枝之上,“紅果”懸于枝頭,宛如南國的相思紅豆,甚是美觀。
它不但可以全天釋放氧氣,而且吸收能力也超強,不僅對有毒物質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吸收作用,對甲醛、甲苯等致癌物質也能很好地吸附,是不是才貌兼備呢!
有人說:相思是紅豆,相守紅豆杉。
以紅豆寄予相思,或最終會收獲愛情的完滿,而樹非無情物,相守數百年,也會寄予守護之人無盡的回報!
(本文首發于科學大院,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供稿,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下方二維碼)
(作者:李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