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402期:植物園的鳥兒

              四季的轉換,似乎總在不經意間進行著,不覺已添上厚厚的冬裝了。這些天,伴隨著凜烈的風和涼冷的雨,人也格外安靜些了。于是,正好可以慢慢沉淀下,懷著希望,等待下一個晴天。 

              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以為都不應“虛度”的。至少得看看天,看看路邊鮮妍的花兒,聽聽枝頭上歡喜的小鳥兒才是。這樣,回憶中,想起了園子的鳥兒。 

              春天的早晨,常常在園里鍛煉。還記得無花果樹上,有很小的紅頭長尾山雀,歡騰著、跳躍著,才發出的新翠嫩芽還不能遮住那嬌小的身影,于是正好觀察。這種鳥兒不太怕人,玲瓏小巧,常常成群活動,鮮明多彩的面龐,也被稱為“小老虎”。我喜歡這個叫法。記得那時還在亭子里念詩,一次無意間遇見了柳鶯,在瓊花樹的枝葉間,身姿迅疾,鳴聲細碎,盈盈悅耳。然而直到最近,才終于得以一見真容。前些天邀朋友來觀鳥,就在東湖邊的榆樹上,拍到了柳鶯。更沒想到的是,那天短短幾個小時,竟然發現了二十多種鳥。后來仔細統計,共計二十五種,大為意外! 

              然而種類多少,總不是根本目的。國內觀鳥的人士越來越多了,作為一種休閑,也作為一種運動未嘗不可。看看鳥,在各種鳴禽的歌聲中,忘懷得失,一樂開顏。時而驚喜,時而稍稍沮喪,又“窮追不舍”,又“任君留影”,好不愜意! 

              樹上的鳥兒常是一過即逝,倒是水里的鳥兒親近許多。園里的水鳥不外乎黑水雞和小(pì tī)兩種,水池中常常可以發現。小最有意思,自從大學時了解了小的習性,便常常觀察。這種鳥兒即使離得很遠,不過葫蘆狀的體形,還有逢人遇事“嚇”得往水里鉆的特點,即使模糊不清,也能認出它來。有意思的是,它的俗名,一個叫水葫蘆,一個叫王八鴨子,那體態,還有些機靈鬼祟,就實在名副其實了。我也喜歡聽鳥兒的聲音,并作辨識。有時,躁鹛類,在林叢間,躁動不休,吵個不停,也覺喧鬧之地,不宜久留;有時,水邊散步,細細的翠鳥聲傳來,連忙過去查看,悄悄走近,不敢驚動。想其舉止,也怪好玩的;初夏的夜,還有杜鵑聲聲,響至清晨;甚至還會有奇怪的鳥聲,讓人猜想不已。那時,什么種類,就不太在意了,保持一點神秘和想象,也挺有趣。 

              鳥之樂趣,自不必在多。觀察了解身邊的小鳥,時間久了,就會像朋友一樣,所謂“好鳥枝頭亦朋友”是也。無論走到哪里,再聽到熟悉的鳴聲,可能就會想起故鄉,想起曾經住過的地方。古人也有這樣的情結,那婉轉多音的百舌兒,素凈優雅的鷺鷥鳥,曾在許多詩文中描述,更不消說,燕子、黃鶯、畫眉等等了。

              今天的人,長期在城市里生活著,遠離了自然的環境,容易出現一種自然缺失癥,焦慮、煩躁,不得暢懷。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寧靜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而公園、植物園恰是親近自然的好場所。在冬天,即使花少了,還有很多可愛的鳥兒咧!  

              附小詩一首  孟冬即興 

              風虐雨催百態零,葉黃紅落更生情。 

              莫言冬日盡蕭索,猶有枝頭眾鳥鳴。 

            2016.11.9夜記于植物園 

            紅頭長尾山雀,俗名“小老虎”(該圖片來自網絡)

             

            黃腰柳鶯

             

            小

             

            小白鷺,也稱“鷺鷥”

             

            烏鶇,也名“百舌兒” 

              注:除紅頭長尾山雀外,其它照片均由作者拍攝于武漢植物園。 

                                                                                                        

              (作者:鄭斌;編輯:張凡)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