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397期:薄采其“茆”,謂之為莼——“水八仙”之莼菜篇

                江城的雨,伴著微風落下,滴答滴,輕擊湖面,是秋的樂鳴。武漢植物園里的水生植物們也在此刻開始活躍起來了!那滿池的荷花,粉白相間,在雨中翩翩起舞,是在欣喜這秋兒的涼意。五顏六色的睡蓮悄悄地露出小臉,顯得有些羞澀,是生怕雨水打濕那艷麗的新衣。瞧!那池中一朵朵暗紫色的小花,其間布滿橢圓狀矩圓形葉片,如銅錢般大小,在雨水擊打下或舒或卷,悠悠然的在池中漂動,甚是可愛。這就是今天的主角,號稱水八仙之一——莼菜。 

              思樂泮水,薄采其茆。(引自《魯頌·泮水》)是莼菜的古稱,早在《詩經》中對于莼菜就有記載。其后的許多文學作品中,屢屢可見莼菜的蹤跡。南宋詩人陸游在《雨中泊舟蕭山縣驛》中一句店家菰飯香初熟,市擔莼絲滑欲流。將莼菜表現的惟妙惟肖。這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引自《藕與莼菜》)著名作家葉圣陶老先生的一席話語,引出莼味與鄉情的歸一。到底是什么讓莼菜在文學作品中受到如此歡迎,小編斗膽一猜——文人愛吃,也或正是莼菜的味,勾起了文人的情絲,癡迷于味兒!STOP!!!就此打住,止住口水,科普非食譜,還是先讓小編給大家來點干貨吧! 

              莼菜,又名馬蹄草,因形似橢圓形案板,故在四川稱水案板。多年生浮葉水生草本,隸屬于莼菜科莼菜屬,自為本屬的老大(此屬僅一種)。夏初時分,你便會看到武漢植物園入園的水池中鋪滿一片片鈍圓形的綠葉,其間朵朵暗紫色的小花顯得格外可愛,當你輕輕提起葉片時,便會發現在其莖及葉背面附著著厚厚的膠質黏液(莼菜多糖),可別小覷它,正是有了它才使得莼菜具有別樣的風味。瞧那初發的幼葉和花苞完全被透明的膠質包裹,好像襁褓中的嬰孩般,晶瑩小巧。曾經莼菜在我國黃河以南地區廣泛分布,湖泊、沼澤甚至是農田都是它的溫床,可是如今有著潔癖(對水質要求極高)的莼菜只在云南、四川、兩湖、江浙等地的湖泊、沼澤中零星分布,要知道現在野生莼菜可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呢!是不是一下子心里一震,頓生疑問:這還讓吃嗎!?吃貨們不要悲傷,在杭州西湖、湖北利川和重慶石柱等地栽培的莼菜足以讓你一飽口福! 

              作為美食的它要以莼菜羹最為聞名,被譽為江東第一美品。清鮮爽口的滋味,難怪蘇大學士頌道,若向三吳勝事,不唯千里莼羹(引自《憶江南寄純如五首》)。豐富的膠質多糖、多種維生素、氨基酸集于一身,足以堪稱水中人參。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發現其具有超強富鋅能力,可達7.9mg/g呢!也因此成為當之無愧的植物鋅王。當然藥食同源法則也同樣適用于它。性寒味甘的它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開胃補氣的功效,炎炎夏日沒有胃口,還等什么!那就來一碗莼羹吧!近年研究也發現其特有的多糖成分,對于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及癌癥具有一定的作用,長期食用更是不可多得的保健佳品呢! 

              吃貨們收收嘴,別光顧著吃,吃,吃…… 嬌美的小花,鈍圓形的葉片,在陽光下,顯得恬靜清雅,輕嗅,淡淡的芳香,給人以神怡心曠,加之荇菜、荷花的搭配,是一種清新脫俗的美感,使夏日躁動的心也似乎平靜下來。如若你想栽上一盆給燥熱的夏增添些綠意,只需要輕輕截取一個莖段,插入淺水的土中,10多天便可成活,當然可得慣著有潔癖的它,定時的清理水中的臟物,蟲螺便是對它最好的呵護! 

              立秋過后,秋雨連綿,暑去涼來,梧桐也開始落葉,此時的你,何不來一碗莼羹,細品這食這藥這美景呢!

            莼菜植株及膠質

            莼菜花

            小編的涼拌莼菜

            (撰寫:李治中  編輯:楚海家)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