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389期:箭毒、毒箭,毒自何方?——沉睡的烏頭

               《女醫明妃傳》的熱映掀起了一股“中藥熱”。你身邊的朋友是不是也開始經常討論中藥養生,中藥保健的話題了呢?然而事實上,在古代,中藥不只被作為治病的良方,還常被用作害命的毒藥,最常聽說的當要數砒霜了吧,可最常使用的你知道是什么嗎?答案是烏頭。你或許納悶了,毒藥還經常使用,這不是明目張膽的犯罪嘛!別急,聽小編來解釋下,這背景嘛,當然是古時的戰場,是不是常在影視作品中聽到,“毒箭”,“這劍有毒”等等,這里的毒多指烏頭。記得三國名將關羽被毒箭所傷,華佗為其刮骨療傷的典故嗎?這里的毒也是烏頭。李時珍就曾以“飛鳥觸之墮,走獸遇之僵”來描述烏頭的毒性。說到這,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讓小編帶你一睹它的真容吧! 

              它作為毛茛科烏頭屬中的老大(模式種),多年生草本。在國內分布范圍很廣,南到云南,北至遼寧,遍及長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不過相對于沿海,內陸地區如四川、陜西等地的分布海拔就要高的多,可達2000米以上呢!這可能就和南北及沿海的氣候差異有關了。 

              在夏秋季節,你能輕易的在山坡、灌叢及溝谷濕地發現它的身影,充足的陽光、潮濕溫和的氣候加之肥沃的土壤,是它安家定居的首選。絳紫色的小花披著一層纖細的柔毛,簇擁著懸掛在主干的頂端。花萼中的一片如一頂圓筒狀的帽子,上面的兩個大花瓣如柄一般位于帽子的下面,整個看去就如一個戰士的頭盔,神氣十足!它的頂端還有一枚針狀的結構,可別小覷了它,它可是花蜜的所在地,有了它的吸引,專屬“紅娘”——大黃蜂才開始辛勤的牽線搭橋呢!鮮花可少不了綠葉的襯托,掌狀的綠葉在莖干上交互盤旋,映著頂端絳紫的小花兒,如同一列手持寶劍,器宇軒昂帶著頭盔的戰士一般!當你沿著莖干輕輕撥開根部的泥土,這時可要小心啦,三兩相連略帶褐色肉肉的小根,被中藥界稱為“烏頭”,這就是它“制毒”之處,可千萬不能用手直接觸摸哦!劇毒!劇毒!劇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光說沒用,劇毒到底有多毒呢?有研究表明,烏頭中有毒成分為烏頭堿,它主要對神經及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損害,造成嚴重的心律失常、室顫以及猝死。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只需口服1.6毫克就相當于五分之一粒米的烏頭堿就會致死呢!當然,藥毒同源,烏頭不僅僅是毒,還是傳統中藥中不可多得的良方,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其具有祛逐邪氣的作用。現代研究又進一步發現,它還具有很好的鎮痛和抗炎的作用,在抗腫瘤上也具有很好的功效。 

              它不僅是藥,是毒,別致獨特的花型,絳紫的花色及較長的花期,無不為它的觀賞價值加分,許多國家如日本等就已經在綠化,盆景觀賞中廣泛使用了。如果你也想嘗試著種植,記得要做好防護措施,一定格外注意它那有毒的“烏頭”哦!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已經了解了這種神奇的“毒花”啦,可惜正值春季,難覓得它的蹤跡。不過也不要沮喪,就在你的身邊還有個它的遠房親戚呢!它同為毛茛科,號稱紫背白鈴小烏頭——天葵,它的毒性就小很多了,扇狀菱形的小葉,背面略帶紫色,匙型的花瓣拼湊出白鈴般的小花,春風吹動,白鈴搖拽,仿佛在演奏這春的贊歌,烏頭還在沉睡,等待著夏秋的鐘聲響起,此刻,不妨先與這紫背的白鈴來場春的邂逅吧! 

            野外盛開的烏頭(轉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野外盛開的烏頭(轉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武漢植物園中的紫背白鈴小烏頭——天葵

             

            武漢植物園中的紫背白鈴小烏頭——天葵 

            (作者:李治中;編輯:張凡)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