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可食用、藥用,還能美容,環保,是一種神奇的綠色植物,就連它的命名也頗有學問。古漢語中,“蘆”意為“黑”,“薈”意為“聚集”。蘆薈厚實的葉片中儲滿了黃褐色的汁液,遇空氣氧化后,變成黑色,又凝為一團,所以稱作“蘆薈”。
蘆薈種類繁多,變異多樣,現在估計有400多個品種。目前,在食品、藥品和美容方面運用最廣泛的是庫拉索蘆薈,它原產于非洲,現在我國臺灣、海南一帶也有大面積栽培。蘆薈生命力強,只要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的環境,是特別容易存活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盆栽蘆薈的養殖方法。
在盆栽條件下,蘆薈被限制在狹小的盆里, 適宜生長的盆土要有保肥效、促排水、透氣等功能,常用的盆土配置是:田(園)泥、腐殖質、河沙按4 :4 :2的比例調配。
蘆薈是熱帶草本植物,需要陽光才能生長,適溫為15-35℃。初種植的蘆薈,最好在早上曬曬太陽。
蘆薈耐旱怕澇,盆土要經常保持濕潤,適當地澆水可讓蘆薈快速成長,一般5—10天澆一次。夏季高溫,降水少時,要防止干旱。
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蘆薈不僅需要氮磷鉀,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可以使用發酵的有機肥,餅肥、雞糞、堆肥都可以,而蛆蚓糞肥最適合蘆薈的生長。
以上就是盆栽蘆薈養殖要點了。在日常管理中,只要我們把握了蘆薈的特性,掌握好了蘆薈生長過程對光、水分、溫度和土壤的要求,就一定能栽培好蘆薈。
不夜城蘆薈
(科普教育組 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