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風,將夏季的綠葉浸染得斑斕,也催開了那一片盛放在深秋里的青葙。邂逅青葙,是在那一個深秋的傍晚。在秋陽打算收盡白日的最后一絲陽光之時,走出室外打算擁抱白日的最后一點溫暖的我們,在一路上看盡了深黃淺橙的樹葉,數盡了或青綠或鮮紅的果子,終于在轉入本草園的時候,突然發現那一片盛開的紫紅色青葙驚艷了深秋蕭瑟的天空。
青葙,又名野雞冠花,百日紅,狗尾草,是莧科青葙屬的一年生草本。青葙高0.3-1米,是一種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好的植物。它可以生長于平原、丘陵,生長高度可達海拔1100米,分布幾乎遍布全中國。如此強悍的生命力表明青葙不可能只將足跡印在了中國的土地上,在朝鮮、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及非洲熱帶等地我們都可以看見青葙的倩影。
雖然青葙的分布范圍很廣,不過看看它的產地,我們會發現青葙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性喜溫暖,耐熱不耐寒。它的生長適溫是25到30 ℃。在20 ℃以下時青葙生長緩慢,遇霜凋萎;而當溫度高于30℃時,其產品品質較差。不過由于具有壽命長、耐修剪、干粗枝柔、葉圓根露、枝間易愈合、極易造型等特點,青葙一直被當作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同時由于青葙花序宿存經久不凋,也可作切花。因此,它是一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植物。
經過上述一番對青葙的描述,是不是覺得青葙就像秋季繽紛落葉里翩翩起舞的仙子一般高貴優雅呢?不過,雖然有著清麗優雅的外表,但并不是高冷不可接近的存在。作為我們熟悉的莧科的一員,青葙依然未失了自己的“本性”呢。首先和來自莧科的常見蔬菜莧菜一樣,青葙可以作為蔬菜食用。不過食用的部分僅限于其嫩莖葉,而且還要提前浸去其苦味。所以,看來從高大上的仙人變到凡人,還是要經歷一些蛻變的呢。同時,青葙的種子炒熟后,可加工各種搪食,而且其全株都可以作為飼料。另外,作為著名藥材的青葙子就是來自于青葙的種子,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等功效。而且由于其和中藥決明子相似的藥用價值,青葙子又被稱作草決明。
一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道盡了人們對冬季的厭倦,對春日的期盼。但是冬天也并不是只有嚴寒和孤寂,你看,那深秋初冬里屹立的青葙,不還正盡力為我們溫暖這一片天空嗎?那么,還等什么,一起去探尋那一片美麗的青葙吧!
青葙
青葙
(作者:陳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