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育菊第一人
菊花經過人工栽培,由野生變為家菊。最早栽種菊花的記載見于南朝盛弘之《荊州記》:“酈縣有菊水,太尉胡廣久患風贏,恒飲此水,疾遂愈。此菊甘美,后廣收此菊實,種之京師,處處傳植。”,如果此處記載屬實,那么,中國育菊第一人當屬東漢人胡廣。
世界最早的菊畫
菊花作為繪畫的表現對象是從唐末開始的,據北宋的《宣和畫譜》記載,晚唐畫家滕昌佑入蜀,在住宅旁栽植菊花,因此頗得菊花的形狀與特征,所畫《寒菊圖》等,“宛有生意,筆跡輕利,敷彩鮮澤”。這是迄今所見中國古代繪畫史最早的有關畫菊的明確記載。只是可惜,作品無傳。
世界第一部藝菊專著
宋徽宗崇寧甲申年間,劉蒙泉所著的《劉氏菊譜》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也是世界第一部菊花專著。該書依菊花的顏色分類,對后人影響很深。菊譜里收錄了35個菊花品種。另附聞而未見的4個品種,以及兩個野生種。此后,相繼出現了不少菊譜、菊志、菊名篇等菊花專著,至今仍有六七部宋代菊譜存世。
中國首屆“菊試”
廣東小欖是“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清乾隆元年遂有賽菊之舉。據《香山縣志》記載,每逢菊花盛開時,各家族將菊藝作品擺設在一起評比高下,稱為“菊試”。賽時在鄉內祠前蓋搭花棚,陳列名花,分場考評,對菊吟詠,推魁首,定名次,儼然開科取仕,試畢,則分別以紗,緞巾、扇等物品作為獎勵。
中國首張“菊花”郵票
我國最早發行的“菊花”郵票,是在1958年發行的“普通花卉圖”郵票中,這套郵票由孫傳哲設計,共三枚,分別為牡丹、荷花和菊花,這也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花卉郵票。其中的“菊花”面值為五分,郵票圖案以白色作為底襯,素雅大方,展示了傲霜競放的菊花形象。
中國第一套花卉郵票(圖片來源于網絡)
(科普教育組 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