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每當深秋時節,萬花紛謝,唯有菊花凌寒怒放,競斗芳菲,成為一種深受國人喜愛的傳統花卉。
菊花原產于我國,早在春秋《禮記·月令篇》就有著:“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菊花的原始形態是野菊,只能開出銅錢似得小黃花,但經過千百年來的自然和人工雜交,新的品種層出不窮。如今,全國優質菊花品種已近3000個。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菊花皆源自中國。公元4世紀,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在《神農本草經》中,菊被列為上品,能助人“耳聰目明”、“延年益壽”。明代李時珍也認為菊花有利五脈,調四肢的功效。杭菊和貢菊,香氣醇濃,除供藥用外,還是一種上好的清涼飲品。
菊花儀態萬方,氣宇軒昂,悠悠千余年間,成為文人墨客詩賦吟詠的對象,而寫菊的詩篇更是浩如煙海,晉代詩人陶淵明,因愛菊名聞天下,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乃傳世詠菊名句。
(科普開放部 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