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328期:野葛是如何讓老美又愛又恨的

              在老一輩人記憶里,葛藤“堪比人參”。而現在,葛藤在國際上有了一個不太體面的新身份——“入侵植物”。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位筆名叫丁林的旅美華人寫的文章《一支藤的故事》為我們揭開了野葛與老美之間的恩怨情仇。    

              那是1876年美國費城的世界博覽會上,前來參展的日本人帶來了葛藤,日本人帶來葛藤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在博覽會日本館的庭院涼亭上,做點小小的裝飾。然而,一個美國人禁不住美麗葛藤花的誘惑,偷偷地掐下一個芽頭,回去喜滋滋地培育出一株小葛藤來。想不到,卻是從此打開了葛根和美國人數不盡恩怨情仇的番多拉魔盒。 

              不到一兩年的功夫,葛藤的名字已經出現在南方苗圃的銷售目錄上。珀利斯,一位退休的植物學家出于好奇,也買了3顆葛藤小苗種在家里。一年后,他發現,葛藤不僅生長迅速,而且還是一種極好的飼料。1961年,美國的奧本大學還得出這樣的研究結果:葛藤是有效的綠肥,在葛藤覆蓋過的特地上,飼料和莊家都有明顯增長。 

              正在這個時候,有戲劇性得出現一系列的歷史偶然,對美國葛藤種植的擴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首先是普遍出現的蟲災摧毀了大量美國南方的種植園,接著又是經濟大蕭條的打擊,壓低了農產品價格,以致農民無利可圖。這些都導致了大片的農田撂荒,前頭一撂荒,后面跟著就水土流失。 

              為了保護土壤,1935年,美國了聯邦土壤保護委員會提倡在南方廣泛種植葛藤。農民只要是在自己家的荒地上種葛藤,每種一英畝就可以獲得八美元的補貼。到1940年,僅僅是得克薩斯一州,就種植了不下50萬英畝的葛藤。 

              正當人們慶幸自己已經擺脫天災的時候,“天”,卻已經悄悄地安排了一個小報復。只一眨眼的功夫,人們大驚失色地發現:由于沒有天敵,柔嫩的藤蔓已經修煉成精,一顆葛藤可以分出60個分杈,它的分分杈杈可以全方位出擊,覆蓋方圓幾十英里之廣,活像一個怪獸,很有耐心的吞下一切,森林、電纜,甚至火車鐵軌。 

              1954 年,美國聯邦農業部已經把葛藤從推薦植物的名單上劃掉。到60年代,當年致力于研究如何培育葛藤的聯邦農業部門,已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轉向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葛藤了。 

              聽說在美國葛藤成災,日本人覺得不可思議。于是,有日本商人提出以一磅一美元的價格,向美國人買葛藤的塊根,可是沒有人接茬。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美國再也沒人愿意開一個葛藤農場了。 

              (科普教育組 余娟)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