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327期:名號眾多的美味佳果——獼猴桃

              9月份,是獼猴桃逐漸成熟的季節。漫步在武漢植物園的獼猴桃園,隨處可見廊架上面懸垂的一串串果實,金黃圓潤,飽滿可愛。品嘗一下提前上市的獼猴桃,更是酸甜可口,叫人久久回味。 

              中國是獼猴桃的故鄉,歷史源遠流長。早在2000年前《詩經.檜風》中就有:“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其中萇楚(cháng chǔ就是現今的獼猴桃。東晉著名學者郭璞把它注作“羊桃”,現在湖北和川東一些地方的百姓仍管它叫羊桃。 

              獼猴桃這個名字出現的比較晚,這名字的由來大約與獼猴桃常被猴子所食有關。其中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古代南方林區野生一種果樹,果實成熟呈橢圓形,果皮有黃褐色絨毛,山里人認為這野果有毒,都不敢食用。后來人們發現,果實成熟期,一群群老老小小的猴子從四面八方奔跑而來,你搶我奪地摘采野果。于是,人們也前去摘了品嘗,剝去果皮發現果肉競酸甜可口,非常好吃。數年后,自從吃了野果,原來多生毛病的人不病了,原來身體贏弱不堪的變得強壯起來了,年老體弱者也變得身輕長壽了。于是大家把這種野果視為“仙果”、“珍果”。人們覺得這野果猴子愛吃,而且果皮覆毛貌似獼猴,便給它取名為“獼猴桃”。 

              而“獼猴桃”這個名字的記載,最初見于唐朝詩人岑參所作的《宿太白東溪李老舍寄弟侄》詩中:“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石泉飯香梗,酒甕開新槽…… ,可見獼猴桃作為觀賞栽培在唐代就開始了。獼猴桃作為藥用的歷史也比較悠久。唐代的《本草拾遺》開始將它作為一種藥物記載。宋代《開寶本草》的作者認為它有“止暴渴, 解煩熱”等功能。 

              獼猴桃,還有很多別的名字,它又被稱作毛桃、毛梨子、獼猴梨、毛木果等,云南地區人們還稱它為麻藤果,在貴州民間人們看它長得像馬屎,又稱它為馬屎坨。歷史上在我國宜昌的西方人曾經還管獼猴桃叫“宜昌醋栗”,因為他們覺得獼猴桃的味道像西方栽培已久的醋栗(注:醋栗是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歐洲人自中世紀起就開始食用,和獼猴桃一樣屬于漿果)。 

              此外它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名字叫“奇異果”,這個名字來源于新西蘭。獼猴桃的原產地和起源中心都是咱們中國,1904年新西蘭女教師伊莎貝爾從中國宜昌返回新西蘭時,將種子帶回國。農場主愛里生獲得種子并種下。由于它的味道和口感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加上富含維生素,此后新西蘭人不斷地對它進行馴化和品種改良。再加上新西蘭的氣候十分適合種植獼猴桃,而新西蘭國鳥為奇異鳥,新西蘭人被稱為奇異人,于是全國產量第一的水果獼猴桃得名“奇異果 

              獼猴桃被稱為“仙果”也是名副其實的。它果實鮮美,風味獨特,酸甜適口,營養豐富。果肉含多種維生素,其維生素C含量是等量柑橘中的五至六倍,堪稱水果之王,成人每天吃1個獼猴桃,就能滿足人體每天對維C的需要了。同時它含有鈣、磷、鐵、鎂等多種元素,以及多種氨基酸及果膠等營養成分。還可加工成果醬、果汁、果脯等食品和飲料。此外獼猴桃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有清熱利水、生津潤燥的功效。 

                                                                                                               (科普開放部 張凡)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