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植物的名字中都有“蘭”這個字,如君子蘭、吊蘭、米蘭、玉蘭、文殊蘭,但它們都不是蘭花家族的成員,這使得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產生誤解。事實上,產生這些誤會的主要原因有三:
1.“蘭”這個字在中國最早并不是指現在的蘭花,傳統意義上蘭花(國蘭)的概念在唐代以后才逐漸形成。而在此之前的蘭花常常指菊科澤蘭屬、唇形科的一些香草,并且早就被賦予了高尚的人格等文化內涵。所以此前蘭花的定義,到底什么植物是“蘭”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
2.“蘭”在中國傳統文化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代表著高潔,清心寡欲等倍受推崇的人文內涵,其它類似被認為具有“蘭”的品質的植物在命名時,或是附庸風雅,或是贊美, 也被冠以蘭的稱號。這里,“蘭”字代表著一種符號意義。
3.后來被引進國內的一些觀賞植物,有的葉子劍形、帶形優雅似蘭,有的花朵芬芳如蘭花香,有的花瓣冰清玉潔、高潔如蘭花,便均冠上“蘭”字,借蘭花之名積攢人氣。
叫蘭而不是蘭的植物:
NO.1 君子蘭
君子蘭為石蒜科君子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形帶狀似劍如蘭花,根肉質且粗也和蘭花的根相近,葉基部和蘭花一樣形成假鱗莖,總體來看,其植株優雅,有君子風范,故被冠以“君子”、“蘭”之名。是最容易被誤認為是蘭花的花卉。
君子蘭
NO.2 吊蘭
吊蘭是龍舌蘭科吊蘭屬植物,葉子劍形似蘭,常常伸出匍匐莖,上著生小苗,垂于盆邊。由于耐室內陰暗環境,十分容易種植,是居民家中的常見綠植。是最常見被誤認為是蘭花的植物。
NO.3 米蘭
米蘭楝科米仔蘭屬灌木,開黃色小米一樣的花朵,芳香襲人,故被冠以“蘭”字。
NO.4 龍舌蘭
龍舌蘭是植物的一個科,花市上常見金邊龍舌蘭、虎皮蘭等,著名的龍舌蘭酒就是由龍舌蘭的莖釀造而成。其葉片劍形堅毅似蘭。
NO.5 紫羅蘭
紫羅蘭是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歐洲名花,花店常見鮮切花,耐寒,花朵芳香,可泡茶飲用。
其它:玉蘭、文殊蘭、劍蘭、小蒼蘭、鈴蘭、一葉蘭、蔥蘭......
有趣的是,除了這些不是蘭花的植物被誤認為是蘭花,我們生活中還常常遇到一些真正的蘭花,卻不知這就是蘭花。
NO.1 天麻
天麻是蘭科天麻屬的植物,屬于腐生蘭,它的塊莖是常見藥材,有鎮痛、降血壓等功效。當您享用著美味的天麻燉雞湯的時候,一定想不到,它竟然是一種蘭花。這種蘭花的有趣之處還不僅于此,它屬于腐生蘭,也就是說,它與其它植物不同,大多數植物靠綠葉進行光合作用來養活自己,而天麻則是像蘑菇一樣,靠分解土壤腐葉中的有機質來養活自己。
天麻
NO.2 香草
當您吃著香草味的冰激凌或者餅干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包裝上常常畫著一朵蘭花呢?是的!香草也是來自于蘭花,它是蘭科香莢蘭屬香莢蘭的種莢,其中所含的香蘭素具有甜膩的味道和香氣,加入冰激凌、巧克力、糕點甚至高檔化妝品中,會使其香味增色不少。不過天然的香莢蘭種莢產量有限,往往只用于高檔產品,工業上也常用人工合成的香蘭素代替。
香草(香莢蘭)
NO.3 石斛/楓斗
雖然古代中國人民沒有開發石斛的觀賞價值,卻一直在關注其藥用價值,藥用的石斛來自于蘭科石斛蘭屬植物的莖,經加工炮制,邊烤邊扭成螺旋形后又稱“楓斗”,尤以霍山石斛,鐵皮石斛藥用價值最高。《本草綱目》中稱石斛,“強陰益精,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益智除驚,輕身延年”,道家醫學經典《道藏》將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民間更是有“千金草”、“軟黃金”、“救命仙草”的說法。
還有其它很多常見藥用植物如白芨、手參等,都是為人不知的蘭科家族成員。
注: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
(科普教育組 鄭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