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2月3日是南方小年,忙年開始,迎祥納福。在武漢植物園,一場充滿古風古韻的魚燈巡游活動帶來滿滿年味。漢服愛好者們效仿古人著漢服,手持象征著年年有余的“非遺”魚燈進行巡游,仿佛再現千百年前宋代春節“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熱鬧。
魚燈是傳統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作為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符號,代表著“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景,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竹篾綁扎呈鯉魚狀,上糊白紙,上面繪制出栩栩如生的鯉魚圖案,一個精巧生動的魚燈就做成了。
當天上午,來自武漢歸夢廊漢服社的8位漢服愛好者身著傳統服飾,手持魚燈巡游。他們時而上下翻飛、時而蜿蜒徐行,手腕靈活轉動,讓魚燈宛如真魚在水中自由穿梭。“鯉魚擺尾”、“雙魚爭食”、“鯉魚戲水”、“魚躍龍門”,持燈人擺出各種陣型,吸引了眾多游客圍觀,感受傳統民俗文化。從景區入口到景觀溫室,漢服愛好者衣袂翩躚、環佩叮當,手中的魚燈輕拂過桃花,又在蘭花叢中流連,將國潮與古風的浪漫演繹到底。
當天,武漢植物園還為游客免費提供了十多套漢服。游客們束發盤髻,佩簪花,執團扇,在武漢植物園姹紫嫣紅的花卉中感受春色如許,以古韻今風慶新春,浸潤傳統文化之美。
小年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魚燈巡游則是這一節日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活動。過去很多人都有掛魚燈、賞魚燈的風俗習慣,隨著過節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魚燈的普及推廣度也越來越少。魚燈巡游傳遞著濃濃的節日氛圍,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