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科普快報

            武漢植物園舉辦第七期楚杉科普講堂

              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一千多年前盛唐時期的某個秋天唐朝著名詩人岑參用一首描述獼猴桃的清麗田園詩展現了富庶詩意的田園生活。正是獼猴桃奇異飄香的季節,武漢植物園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學科組組長、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常務副主任鐘彩虹研究員走進楚杉科普講堂,講述了獼猴桃風“獼”全球的故事。100多位社會公眾聆聽了講座。 

              獼猴桃和奇異果,到底有什么區別?”作為研究獼猴桃的知名專家,鐘彩虹總會被人問起這個問題。講座伊始,鐘彩虹強調,“新西蘭的奇異果就是中國的獼猴桃”。中國是獼猴桃的故鄉,獼猴桃和奇異果都是來自中國土生土長的野生資源。獼猴桃在我國種植觀賞、食用的歷史悠久。鐘彩虹介紹,獼猴桃在2790年之前就走進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生活《詩經·國風》中有這樣的詩句:“隰有萇楚,漪儺其枝。”萇楚,就是獼猴桃的古稱1904年,新西蘭的一名教師到湖北宜昌探親,從當時在中國收集植物資源的英國植物探險家威爾遜(E H Wilson)手上得到了一把獼猴桃種子中國獼猴桃自此出走新西蘭,并在新西蘭被成功馴化為栽培水果,最終以新的身份“奇異果”走向世界 

              1978年,我國獼猴桃科研人員確定了“開展全國性的獼猴桃種質資源普查及獼猴桃資源編目”和“選育優良的栽培品種”的目標,標志著國家層面獼猴桃科研和產業發展的起步,中國獼猴桃開始參與全球競爭。鐘彩虹梳理了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的脈絡,她動情地說道,“中國的獼猴桃科研人員數年如一日地游走于山野之間,開啟了長期、艱難、枯燥的科研工作,如今取得了讓世界都為之震撼的偉大成就!”“金桃、金艷、東紅實現了全球商業化。”“建成國家級獼猴桃種質資源圃、也是世界基因型最豐富的資源圃。”“2021年,我國獼猴桃收獲面積已經占全球的69%,年產量占到全球的53%。”鐘彩虹用一組組激動人心的案例和數據講述了中國科學家篳路藍縷,堅守接力,讓中國奪回世界獼猴桃產業主導權的歷程。善于拓荒和創新的中國人,讓小水果撐起大產業。如今,獼猴桃不僅豐盈了世界果盤,更成為致富的“金果果”,支撐了國家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戰略。 活動現場,聽眾還試吃了由武漢植物園自主選育的黃肉紅心獼猴桃“東紅”,享受了“舌尖上”的美味。 

              武漢植物園楚杉科普講堂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科普實踐項目的一部分,得到了該項目的大力支持。楚杉科普講堂旨在以科普報告的形式,培養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科學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擔當,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 

             

             

             

             

             

            科普開放中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