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庭院夜深開,疑是仙姬結伴來。玉潔冰清塵不染,風流詩客獨徘徊。”深夜的院子里,曇花靜靜開放,恰似天下的仙女來到人間,玉潔冰清不染塵埃。唐朝詩人李賀筆下的曇花冰清玉潔、清冷不可高攀。
在文人墨客心中,“月下美人”曇花一直都是美好而幸運的象征。
“曇花,仙人掌科、曇花屬、附生肉質灌木植物,著名的觀賞花卉。曇花原產于墨西哥、洪都拉斯等美洲熱帶國家,那里氣候干燥灼熱,為了避開強烈的陽光曝曬,它選擇在夜間涼爽時開放;為了減少水分損失,它縮短自己的開花時間……”
在植物學家心中,曇花卻只是一種開花漂亮的仙人掌。
但是,當文學遇上植物,當文學家遇上植物學家,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
1月26日(大年初五)13:30-14:10,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劉宏濤研究員、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肖波副教授做客“荊楚科普大講堂——走進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共話曇花,開啟一場奇幻的思想碰撞之旅。節目將在湖北衛視、長江云APP播出。
在繁星滿天、月華皎潔的夜晚,素凈芬芳的曇花將傾盡一生展現美姿秀色。我們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感受“曇花一現”的驚喜與愉悅,共同聆聽專家學者的解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