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餅、制香草燈、巧編織、尋螞蚱,2022年,武漢植物園“探自然”忙碌有序地開展了4個主題9期半日營課程,吸引了近180名孩子的積極參與。
武漢植物園“探自然”精品課程,由多年來一直堅持的自然課堂升級而成,“探自然”圍繞兒童(3-18歲)的學習與成長特性設計課程,帶領兒童走進自然、觀察自然、解密自然、樂享自然,幫助孩子建立與自然的聯結,從而獲得自然的滋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結合中秋節日習俗和秋季自然時節的氛圍,探自然團隊策劃了“中秋佳節探習俗”、“香氣襲人中秋節”、“嫦娥巧織過中秋”和“尋找秋后的螞蚱”四個主題課程。孩子們深入到景觀溫室、藥園、三峽消漲帶等區域進行實地探究和體驗。
“中秋佳節探習俗”不僅了解了中秋節有趣的習俗,還在桂花樹下猜燈謎,尋找中秋時節美味瓜果的真面目,親手制作了冰皮月餅,感知自然與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
“香氣襲人中秋節”讓孩子們認識并通過嗅覺親自感受了芳香植物的魅力,了解了芳香植物在日常生活和中秋習俗的用途,通過游戲打開感官與心靈的大門,深度感受芳香植物和大自然的美妙,最后還動手制作花草紙宮燈,再噴上香香的桂花油,體驗了一把中秋玩花燈的樂趣;
“嫦娥巧織過中秋”從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材質引出各種不同的纖維類型以及纖維從古至今的發展,了解了麻、葛、棉、桑等的植物來源,并到實地尋找了植物界的天然材料,同時學習了織布的流程,通過親身織布實踐感受布匹的來之不易;
“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那么孩子們趕在螞蚱生命結束之前了解并尋找了植物園里的螞蚱,看它們是靠什么為生,壽命有多久,有哪些本領讓自己度過寒冬,而且還通過觀察細節區分了跟螞蚱長得很像的蟈蟈、蝗蟲,昆蟲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要愛護和尊重它們。
“探自然”尊重孩子天性和自然規律,以自然觀察、自然游戲、自然體驗和自然探究等方法,通過互動性、趣味性、實踐性強的高品質的精品課程,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和自信心,啟發興趣,增強獨立探究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塑造堅強、自主、善良和尊重的個人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