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實踐激發孩子一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2022年暑假,武漢植物園在這一科教理念的指導下,別開生面地開展了9期“自然+森林夏令營”研學活動,吸引了數百名孩子的熱情參與。
活動以園內得天獨厚的科研資源為依托,以培養孩子多維科學思維能力為中心,設置了戶外鍛煉、自然探索、科學實驗、走近非洲等環節,通過基礎技能、進階提升、專業體驗和動手實踐等沉浸式體驗,力求讓孩子懂科學、愛科學,并能用科學的思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實現科學思維和實踐精神的交互。
活動中,孩子們深入到武漢植物園的專類園、標本館、實驗室,與科學家面對面,與科學零距離接觸。
在藥用植物專類園本草園,孩子們制作防蚊包、在叢林識路、凈化野外水源、制作清潔用品,通過學習與自我實踐,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技能,也對野生植物有了基本認知。
武漢植物園標本館作為我國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的成員之一,標本十分豐富。孩子們在這里進行了“角色初體驗”,他們通過扮演園藝師、馴化員、標本制作處理及數字化專員,了解到了各類植物的形態、分布和多樣性特征,也在心中埋藏下了“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探索自然”的種子。
在微藻生物科學技術課題組實驗室,孩子們在課題組組長溫小斌的帶領下,穿上白大褂化身成藻類科學家。通過觀察、記錄與實驗,孩子們了解了螺旋藻規模化養殖技術的歷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科學實驗的妙不可言。
活動最后,孩子們與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連線,跟隨中非兩國的專家教授深入認識了非洲植物;與園區非洲留學生互動交流,零距離接觸非洲樂器和非洲風土人情。“我覺得非洲太有意思了,以后我也要去非洲。”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
除了“森林夏令營”,“自然+”團隊還積極整合科教資源,在暑假開設了“夜宿建筑博物館”、“走進古法造紙術”、“攀樹達人”、“自然創作營”等豐富多彩的獨立課程,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歡迎。
在全面貫徹“雙減”工作思路的指導下,“自然+”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利用園所豐富的科教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在結合兒童認知特點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的研學活動。
“自然+森林夏令營”研學活動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引導孩子主動實踐。希望孩子能在活動中養成成長型思維和學習型思維,提升在新環境中的適應力、自主性、團隊協作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通過不斷地實踐與完善,“自然+”不僅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也逐步成為了學校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
營員合影
活動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