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動植物的天堂,有廣袤的森林和草原,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有豐富迷人的風物和璀璨悠久的文化,它就是非洲。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中非時空的隔閡逐漸縮小,但充滿神秘的非洲大陸依然令人向往。
非洲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植物大約有4萬種,其中包含有許多重要的資源植物以及它們的近緣分類群。中國植物有3萬余種,中非植物相同重疊的植物卻只有7%。
這里的植物會讓你大開眼界,來到非洲你定會驚嘆:大自然的腦洞開得如此大,植物竟然還能長成這樣……
什么?去不了非洲?怎么辦?沒關系!想看神奇動植物?來這里,讓科學家給你講一講。
2013年5月,中國政府在境外建設的第一個綜合性科教機構——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依托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以下簡稱“武漢植物園”)實施管理,由武漢植物園主任王青鋒擔任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敲黑板!劃重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5月21日至22日,武漢植物園將舉辦中國科學院第18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活動以“魅力非洲 多彩植物”為主題。
武漢植物園將依托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舉辦一場非比尋常的科學之旅,中非研究成果展示、專家科普講座、中非直播連線、專家帶您看展覽等系列科普活動。快來和我一起,叩開非洲神奇植物的“視覺之窗”吧!
5月21日14點,王青鋒研究員將結合自身多次的非洲科考經歷和研究經歷,為公眾帶來《探索神奇非洲植物》的科普講座。
非洲人一口大白牙的秘密,野外科考路上遇到毒蛇、蜱蟲和翻車的經歷,發現植物新種的驚喜……說真的,能把非洲植物和科考講得這么有意思的科學大咖不多喲!隨后,活動還將現場直播連線位于肯尼亞內羅畢的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中非兩地夢幻聯動,公眾可以跟著中非兩國科學家的鏡頭,探訪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領略當地中式園林設計的植物園,直觀地欣賞神奇的非洲植物。
5月21日至22日,武漢植物園將推出中非生物多樣性成果展,展出大苞碩蓮、無舌千里木、醉籬木、馬賽刺桐等非洲特色植物的花、葉、果實與種子標本,展示猴面包樹、百歲蘭等非洲“明星植物”的圖文展板。肥皂石、馬賽木雕、非洲部落特色飾品等非洲著名手工藝品也將現身展覽現場。展覽地點在科普樓一樓,5月21日下午14:50——15:30,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的植物專家還將現場說展,帶領公眾近距離了解非洲植物的魅力。
為了吸引青少年來武漢植物園開啟非一般的科學之旅。5月21日上午8點至12點,武漢植物園面向18歲以下青少年免費。
當然,不能來的朋友們也不要著急!我們貼心地為你準備了直播,這場“非比尋常”的活動也將在云上開啟。作為入選了本屆中科院公眾科學日重點活動的院屬單位,武漢植物園“魅力非洲 多彩植物”公眾科學日活動將在抖音、嗶哩嗶哩、新浪微博等平臺的中科院官方賬號上進行全程直播,直播時間為5月21日14:00-15:30。
更多活動等你來解鎖!小朋友和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嗨起來!偷偷預告幾種本屆公眾科學日將介紹的特色植物。
你能想象有一種植物,在恐龍還未滅絕的時代就存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長河,現在仍然存在在世界上嗎?這種植物在地球上舉目無親,植物學家只好給它單立門戶。它就是百歲蘭科百歲蘭屬唯一的植物——百歲蘭,它是世界上唯一永不落葉的珍稀植物,其個體在原產地可存活達2500年之久,被譽為植物學界的“活化石”,這次活動,我們將為你解密百歲蘭的“長壽秘訣”是什么。
百歲蘭
非洲大陸是一個大部分地區氣候都干旱少雨的大陸,在這塊大陸上生活著的很多人都依賴于一種神奇的植物,它不僅能夠生產水資源,還被人們當成食物,甚至還能當作房屋。這種神奇植物就是在非洲大草原上被稱之為“生命之樹”的猴面包樹。據說,一棵猴面包樹就能滿足一家人全年的生活用水,想了解一下他嗎?
猴面包樹
能夠在非洲高寒地帶綻放生命之花的無舌千里木,有自己的御寒秘訣:比如大量的枯萎葉子并不會直接掉落在地上,而是留在莖干上,形成厚厚的“防寒衣”。特殊的防寒防凍機制讓它能經歷上百年的滄桑歲月。
無舌千里木
同樣是耐寒高手,美麗的大苞碩蓮選擇用苞片把里面的花包裹得嚴嚴實實,以躲避高山夜間的嚴寒。高達2.5米的身姿也讓它們在非洲高原上異常顯眼。
大苞碩蓮
生長在非洲的金合歡你們有沒有看到過呢?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枝條的生長節點上長滿了硬刺,有的尖刺還長得特別長。金合歡的這種“全副武裝”究竟為何?
鐮莢金合歡
激動不?期待吧?本周末,來武漢植物園,帶你了解更多非洲神奇植物!
“非”越千里,與鄂相遇,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