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植物節當天,武漢科技報走進武漢植物園,帶領科普小記者親子家庭體驗了一場親近自然的綠色科普之旅。
當天上午九點半,武漢科技報科普小記者排著隊伍整齊有序地來到武漢植物園。一陣風緩緩地吹過,許多玉蘭花瓣都搖搖擺擺地飄落下來,“像蝴蝶在空中飛舞一樣。”武漢植物園工程師韓艷妮指著高高的玉蘭花樹對小記者說,“因為玉蘭花的花芽先于葉芽萌動,所以開花的時候葉子還沒有長出來。”接著她帶領小記者認識了不同品種的植物,鼓勵小記者們帶著問題去觀察植物。
走在山茶園,各種山茶花紅綠相映,錯落有致,蜿蜒的步道串連著不同的區域。“大家來看一下這朵山茶花的葉子,有沒有小記者能認出這是什么形狀?”韓艷妮老師指著一朵茶花問道。小記者楊錦程率先搶答:“像魚尾巴!”“對的!這就是葉形非常獨特的像魚尾巴一樣的魚尾茶,大家起名字的時候都會根據它的形態以及育種者的愛好來起名字,便于大家記憶。”通過韓艷妮的講解和引導,孩子觀察到植物的葉子不僅形狀千姿百態而且觸感也各不相同。
在池杉的周圍,,一個個的黑漆漆的根,破土而出,暴露在地上,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聚會的佛陀,“這是池杉用來輔助呼吸的氣生根。”韓艷妮老師解釋道:“有些植物,由于長期生活在缺氧的環境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向上生長,露出地表或水面的根。這些根通常有發達的通氣組織,可把空氣輸送到地下,供給地下根呼吸,因而叫做呼吸根。”小記者黃天璽忍不住伸手去撫摸凸出來的根系,驚喜說:“它們站成一排,還真像佛陀呢!”
接著,工作人員提前將鋤頭、肥料等送至梅園上供大家使用,小記者和家長們紛紛拿起鋤頭、肥料桶等工具熱火朝天的干起來,有的搬運、施肥,有的培土,共同埋下春天的“希望”。不到一小時,大家就將一大袋肥料填埋完畢,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都樂開了花。“植樹活動體現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希望每個人都能保護樹林、保護樹木,讓城市充滿綠色。”小記者劉翰林笑著說。
這次植物園之行,對小記者來說,既是一次科普活動,也是一次和大自然的親密對話。活動結束后,小記者劉錚銘的媽媽感謝老師們組織這么有意義的活動,植物園之行孩子特別高興,“不僅欣賞到春天的柔美,體驗到初夏的酷熱,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學習到了很多植物和花朵的知識,還親自施肥培養一顆樹苗,對大自然的熱愛更進一步。”
韓艷妮老師在山茶園為小記者們做講解
小記者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