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科普快報

            專家課堂: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6月5日,《詩》里華年—詩經里的植物探析系列課程的第五次課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專家自然課堂伴著驕陽如期舉行。10組親子家庭在武漢植物園,參加了本次課程,自然愛好者、出版人、科普作家劉從康擔任主講老師。劉老師和助教老師曹承娥,帶領參加課程的親子家庭們在水生植物搖曳的時節里,探析詩經里的植物,感受植物與文化交織之美。 

                

              本次課程分為室內講解和室外探究兩個環節。室內部分,文化功底深厚的劉老師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為親子家庭們講解了《周南·關雎》詩篇的內涵和寓意,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全篇進行了解讀,讓孩子們深度了解其表達的含義。接著,劉老師從詩篇的內涵延伸至周代的歷史背景,詳細講述了《關雎》作為詩經開篇之作的重要地位和原因,讓孩子們了解《關雎》這首詩產生的背景境況,從而加深對詩經的理解和記憶。最后,劉老師從雎這種水鳥、荇菜這種水生植物著手,逐一介紹了它們的特征,激發了孩子們對雎這種動物的探討和對水生植物探尋的熱情。戶外探析植物環節時,大家高興不已,在睡蓮展示區、荷花種植區,了解了水生植物四大分類,心形葉和盾形葉的特征,重點觀察和探討了詩中的主角植物—荇菜,并在老師的指引下,親手去淤泥里將荇菜采摘出來,觀察整棵植株。從活體植物出發,孩子們探析植物更具有針對性,辨認和記憶更加準確,極大的提升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親近自然的意愿更強烈。最后在戶外的微風和陽光中,劉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朗讀了《關雎》這首詩。 

             

                《詩》里華年—詩經里的植物探析系列課程,后續七期,將繼續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態,每月開展一期。課程上,劉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讀一首古老的詩,聽一段悠久的歷史,識一類有趣的植物,以植物為紐帶,品味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圖:室內講解

               

              圖:戶外植物探究

               

              圖:戶外植物探究

            科普開放部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