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最適合開展自然生態文明教育。4月14-16日,武漢市洪山區科技骨干教師自然(環境)教育專項培訓在武漢植物園圓滿舉行。本次培訓由武漢市洪山區教育局主辦,洪山區青少年科技輔導站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共同承辦,洪山區42所學校60余名老師參加了培訓。
自然體驗、自然游戲、自然觀察、自然教育理論、安全管理、自然教育課程設計、自然教育案例分析總結及交流研討,本次培訓課程滿滿,形式多樣,為老師們今后帶領學生探秘自然打下了基礎,實現了融入自然、感悟自然的美好夙愿。
4月14日,破冰活動拉開了整場培訓的序幕,隨后開展了“比比誰的bingo最多”、“果實對對碰”、“自然名見面儀式”、“自然觀察”等活動,均在室外舉行,在導師的引導下,學員們調動視、聽、嗅、味、觸五種感官,靜心感受,對身邊的自然物有了最初的認識,也對自然觀察方法論進行了總結。晚上開展了夜觀項目,學員們興趣盎然地認識了身邊的“夜精靈”們。武珞路小學的宮書惠老師說:“第一次專注地去觀察蜘蛛,第一次聽到貓頭鷹、普通夜鷹的叫聲………原來黑夜不僅僅是黑色的,它與白天同樣得五彩斑斕。”
4月15日,上午在室內學習自然教育理論基礎,活動開始前,學員們歡快的開展了破冰游戲——“變態”破繭成蝶游戲。回到室內,熊童子老師組織大家展開了一次深刻且通俗易懂的自然教育基礎學習活動,充分討論和交流了“你眼中(現象中)自然教育是什么?”、“你覺得自然教育要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想要了解(開展)自然教育”三個問題。之后,熊童子系統地講解了自然教育發展的歷程,闡述了自然教育的定義,目標,原則和內涵邏輯,以及自然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養。理論學習幫助學員們構架對自然教育的基礎認識。15日下午和16日上午,學員們分組開展了自然觀察、自然筆記、鳥類自然觀察活動。你有多久沒認真聆聽過清脆的鳥叫、你有多久沒蹲下來仔細觀察身邊的植物?觀鳥被譽為通往大自然劇場的免費門票,自然觀察讓大家充分的融入自然。美好的體驗很快就結束了,回顧活動過程,飛鴿老師說看到各位學員開始了對自然的熱愛就是本次培訓的最大收獲,只有開始熱愛才能去探索、才會主動去保護自然環境,這場活動才實現了最初的初心。
4月16日,尋歸自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曾麗芳老師和洪山區青少年科技輔導站的呂非老師先后做了自然教育理論和案例的分享。什么是自然教育呢?圍繞自然教育話題,曾老師從其概念、意義、目標、原則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自然教育活動如何開展呢?曾老師講解了自然教育活動的形式,如何對活動進行評估以及在活動中有哪些引導技巧等。呂非老師做了自然教育案例的分享。呂老師從案例構思、課程設置、設計流程等三個方面介紹了自己設計的種蓮案例,在場學員們紛紛表示種蓮活動設計的很精彩。
本次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尋歸自然,做孩子觀察大自然的向導,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將以此為啟發和動力,“躬行”下去,發揚壯大洪山區、武漢市的科技(環境)教育,影響更多的學生熱愛自然,建立與自然的鏈接。
合影
培訓現場
培訓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