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詩》里華年—詩經里的植物探析系列課程的第二次課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專家自然課程如期開展。8組親子家庭相聚武漢植物園,參加了此次課程。自然愛好者、出版人、科普作家劉從康擔任主講老師。劉老師和助教老師曹承娥,帶領參加課程的親子家庭們,在咋暖還寒的天氣里,探析詩經里的植物,品味經典文化的豐厚內涵。
本次課程分為室內詩詞講解和戶外植物探析兩個環節。室內部分,學識淵博的劉從康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首先為大家講解了《采薇》詩篇的內涵和意義,并逐句進行了解讀,讓孩子們深度了解其表達的含義;接著從詩篇的釋義延伸至西周的歷史、文化等知識的梳理,讓大家進一步認識詩經產生的背景,對每一篇詩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而幫助孩子們記憶和理解采薇的內容;最后以圖解的形式,介紹了“薇”的含義,并以科學畫的掃描圖片,區分了野豌豆屬的四種植物的異同,激發了大家探究欲望。戶外植物探析環節是家長和孩子們最興奮的環節,在武漢植物園郁金香花田旁的野草叢中,劉老師從實物出發,調動孩子們學習熱情,辨識了野豌豆屬的救荒野豌豆、廣布野豌豆、硬毛果野豌豆、四籽野豌豆四種植物。家長和孩子們根據四種植物的特點,在野草叢中仔細找尋四種野豌豆。植物探析過程中,劉老師從植物生長和環境保護角度,跟大家強調,盡管是野生植物,大家也盡量不要去采摘植物,讓其在自然中自由生長,豐富植物多樣性。
《詩》里華年—詩經里的植物探析系列課程共十二次,這是第二期,后期每個月,主講老師會選取詩經篇章中的不同植物,根據時令生長狀態進行課程講解。讓孩子們走進詩的世界,探析植物的繁衍生息,感受文化與植物的交織的美妙畫卷,領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大自然的不言大美。
室內講解
戶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