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水生植物知多少”研學課程走進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主講老師操瑜博士和助教老師袁俊青為高一和高二年級的60名學生帶來了一場生動活潑的自然課程。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操瑜博士用詩歌引出課程主題,調動課堂氣氛;從水生植物分類著手,對沉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的形態特征及生活習性進行風趣幽默的講解。接著以古畫《金魚戲藻圖》為切入點,講解了沉水植物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及他們課題組進行的相關科學研究,激發了學生們對植物科學研究的興趣與討論。在助教老師的協助下,操瑜博士將提前準備的紫萍、浮萍和無根萍等植物,分發給學生們,讓其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更進一步了解其特性。同時通過對菱角、蓮藕的介紹,引導學生們對蓮的浮葉和挺水葉的生長進行科學假設,鼓勵學生要有批判精神和大膽想象的能力。并以案例的形式為學生們講解了特別的水草植物,如植物界最快的殺手--貍藻、光合鎧甲--光葉眼子菜等。操瑜博士輕松有趣的授課風格,引來學生們陣陣驚嘆和歡笑。課程最后,操瑜博士分享了水生植物的食用價值,清甜的馬蹄、清香的芡實糕、清爽的西湖莼菜羹等,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本次課程,操瑜博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們講述水生植物的知識,為學生們呈現了一個豐富的水生植物世界,讓其全方位認識水生植物對環境的影響、對科研的價值,從而培養其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科學研究的興趣。
操瑜博士在講課
學生在認真聽取報告
操瑜博士與學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