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增綠添美,讓家園美麗煥新。9月26日,在解放公園共享空間門口,一場熱熱鬧鬧的養花咨詢會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參與。臨近國慶,武漢市第八屆斗菊擂臺賽主辦方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市綠委辦、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邀請4位園林專家搭臺“問診”,為市民養花支支招。“中國菊藝大師”李建祥、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段輝,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工程師張永寬、兩屆武漢市斗菊擂臺賽“菊花花王”得主胡麗萍和市民分享了不少養花訣竅。
養花達人來咨詢 期待養花技藝更上一層樓
一大早,活動現場就迎來了兩位養花達人,一位是2018年“武漢市最美花園家庭”得主王海生,一位是菊花養菊達人程遠淳。
王海生是2018年“武漢市最美花園家庭”的獲得者,社區里有名的養花達人。6月底,武漢植物園來航側社區贈送菊苗,王海生領取了菊苗并獲得社區力薦成為今秋斗菊擂臺賽的種子選手。
盡管已經是養花高手,但是養菊時間只有3年的王海生還是抱著新手的態度認真養菊,一點兒都不敢怠慢。今年梅雨季節,為了怕菊花淹水,一下雨他就把菊花苗搬進家,天一晴就搬出去曬太陽,小心伺候。王海生曾經請李建祥登門指點養花,也獲贈了李建祥育種的“盤龍春曉”“盤龍卓越”等菊花品種。王海生將今年養的菊花圖片一一給李建祥點評,從換盆到菊花腳葉的處理,咨詢了不少問題。
2014年,程遠淳通過斗菊擂臺賽主辦方舉辦的養菊“結對子”活動拜“中國菊藝大師”李建祥為師,“每周至少到李大師的菊圃學習一次,平均每天花兩小時養菊。”7年的時候,程遠淳已經從養菊小白變身小有名氣的“養菊大師”,不僅承辦了自己社區的菊花展,也逐漸從徒弟變成了其他養菊者的師傅。活動現場,程遠淳依然耐心地聽取李建祥老師的講解。程遠淳表示,已經準備好了幾盆菊花,等待11月去參加菊花打擂。
“作為新手,您已經養的很不錯了。”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段輝接待了一位養菊新手。62歲的陳國光今年在斗菊擂臺賽的啟動儀式上領取了2盆菊花苗,開啟了他首次養菊的經歷。“植株健壯,說明水肥光照都控制的比較好,也沒有病蟲害,就是控高過度矮壯素打多了有些不完美。”段輝點評,菊花養活易養好難,陳國光作為新手能將其養的健壯已經很不容易,耐心鉆研,養菊技藝會很快得到提升。
梅雨季節 菊花施肥有訣竅
“胡麗萍老師,您看看我的菊花是不是太矮了?”來自洪珞社區的胡先生給胡麗萍專家展示了他養的菊花,照片中,胡先生的菊花苗只有大概十二公分,瘦瘦弱弱的樣子。胡先生今年是第一次通過斗菊擂臺賽主辦方領取了菊花苗,在施肥方面還不得要領。“菊花喜肥,肥水管理非常重要。”“八月平衡肥,八月底平衡肥加高磷肥……”胡麗萍一一地為胡先生介紹了菊花不同生長階段的施肥要點。
“你這菊花明顯肥力不足!”住在徐東路的李爹爹將自己的菊花照片一打開,有著40多年菊花栽培和育種經驗的李建祥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今年夏季武漢市迎來超長待機的梅雨季,對菊花生長非常不利。尤其是連綿的雨水不好對菊花進行灌溉施肥。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反映今年雨水多,不敢給菊花另外施水溶肥,怕菊花爛根。李建祥介紹,這種情況市民可以選擇另外兩種施肥方式,一是選擇用固體肥,在下雨前將固體肥埋在土壤里。二是可以選擇葉面施肥。李建祥還提醒,雨水多的季節,市民同樣要注意菊花病蟲害的防治,要抓住機會進行打藥。
“養花要像養孩子一樣,真心對待,還要摸透脾性”
“哎呀,各位老師,我養的花總是死怎么辦,不停地買花買盆子,家里的花還總是養不好。”來自黃陂的桂榮女士一臉焦急地詢問各位專家。桂榮家里有一面花架,放著茉莉、文竹、米蘭、吊蘭等10多種花,但是因為養不好不得不反復購買補貨。
經過專家組診斷,桂榮女士愛花心切但是卻沒有摸透不同植物的脾性,所有植物都“一刀切”式養護,所以才出現邊養邊死的局面。“茉莉花喜歡強陽光,大水大肥。”“龜背竹喜溫暖環境,溫度太低易導致其枯萎死掉,冬季溫度不能低于5℃。”“客廳里面最好選擇耐陰植物,不要喜強陽植物。”
專家團提醒,市民在購買植物前要根據不同的生長環境選擇合適的植物,空間是否向陽,光照時間長短,冬季的低溫能否讓植物正常越冬,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工程師張永寬介紹,菊花已經進入了營養生長的末期,生殖生長的初期,這個時候的菊花養護極為關鍵,目前市民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菊花追肥。天氣轉涼,溫度適宜,菊花快速生長,市民可以進行菊花追肥。可以選擇磷、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肥的濃度要比夏季高。等菊花花蕾顯色后,要停止施肥,以免導致花瓣燒灼。
二、矮壯素之類的控高激素已經不需要再使用,以免影響花期,讓花期延后。
園林專家接受咨詢
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