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夢之澤為“荊楚”。
“楚”人們從山林中走來,
卻慢慢隱沒于都市大廈中。
身為荊楚兒女,
我們大多對鄉土本色不熟,
對鄉土記憶日漸模糊......
我們身邊的森林或山林是什么樣?
最能代表家鄉的動植物是什么?
在城市發展中,
鄉土物種面臨著怎樣的危機?
這些,你知道嗎?

森林或山林之于陸地,是重要的呼吸系統;
之于城市,是濃郁的生命底色;
之于孩童,是豐足的自然寶庫。
在武漢,
除了166座天然湖泊,
市全境內還有466座山,
占據市域面積的9.04%。
其中,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是
國家植物資源儲備
和植物遷地保護的綜合研究基地。
九峰山擁有武漢市唯一一個
國家級的森林公園。
馬鞍山森林公園是
武漢市戶外游玩特色目的地。

今年秋天,
為響應全國關注森林委員會提出
《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方案》
倡導青少年以森林為切入口
認識身邊的自然生態及家鄉的地理環境,
提升武漢公眾尤其是青少年
對森林生態系統重要性的認識,
武漢園林和林業局、武漢市教育局聯合,
策劃開展首屆青少年森林研學系列活動。

10月,
森林研學系列活動將正式啟動,
而森林研學的主角們
將是全市6-18周歲武漢市在讀
的30名中小學生。
屆時,
來自武漢市的植物、昆蟲、科普學家們,
將帶領首批“小林長”以2大課題研究的形式,
開展本土植物觀察及保護系列活動。
課題內容
課題一:探尋湖北本土植物生命的節奏(15人)
課題簡介:任何植物從發芽、生長直至死亡都有自己的生命節奏。通過觀測、 探究、發現、記錄本土植物的生長規律,為植物學家研究氣候變化對湖北本土植物及其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科學數據。
課題二:湖北珍稀瀕危植物繁殖與養護(15人)
課題簡介:學習湖北本土植物的傳統擴繁方式,將繁殖成功后的湖北珍稀瀕危植物帶回各自家庭、社區或學校定植,進行持續觀察并記錄湖北本土珍稀瀕危植物的生長狀態。
沉浸式探訪森林,
與專家學者們一同打開森林之眼,
參與科學研究的專業工作,
成為出色的自然觀察家、
森林的“小主人”,
獲得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
武漢市教育局聯合
頒發的結題證書......
你想參與嗎?
即日起,
面向全市征集“小林長”的活動
正式啟動報名啦!
在報名之前,
看看經常出沒森林的植物學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提前get植物學家同款必備工具!
報名通道、報名時間
2020年9月17日- 25日
“小林長”應征條件
1、年齡為6至18周歲之間的武漢市在讀中小學生;
2、熱愛科學,樂于展現自我,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等;
3、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熱忱的社會奉獻精神、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團隊協作精神;
4、具備進行志愿服務所必需的素質和時間;
5、按照約定時間參加課題探究活動,保證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間參加活動(周末及節假日)次數(培訓不計算在內)不少于6次。
報名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按要求填寫報名信息并完成提交,同時發送一分鐘以內的自我介紹視頻提交至
angelcome_ok@126.com,請注意,自我介紹視頻及報名信息同時提交才算報名成功。
2、歡迎感興趣的中小學組團報名。不接受電話等其他報名方式。
3、招募結果將于2020年9月30日前在“公園客”及“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微信公眾號的通知公告中公布,公告中會同時附上培訓信息,請錄取者及時查看。
4、招募人數:30人。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參與報名)
溫馨提示
咨詢電話:87510815 聯系人:江老師
咨詢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6:30
活動時間安排
1、培訓,擬定于2020年10月上旬進行課題探究培訓,要求必須有一位監護人參加。培訓期間,請嚴格遵守培訓時間,無特殊原因不允許請假。
2、10月中旬(暫定),參與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舉辦的“打開森林之眼”啟動儀式。
3、2020年10月下旬至2021年7月,定期(周末或節假日)按照要求分別前往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馬鞍山森林公園及九峰國家森林公園進行課題研究。
4、2021年7月,成果匯報與提交。頒發結題證書(參與集體活動未滿6次者無法領取證書)。
你不熟悉的故鄉即是他鄉,
守護鄉土,無需眺望遠方。
讓綠色理念根植青少年心中,
進而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一起打開森林之眼,看見鄉土武漢。
公園菌期待每一位“小林長”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