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品鄂風華-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為主題的LIAN博物繪畫巡展2020湖北特展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隆重舉行。展覽一共展示了國內外48位優秀博物畫家的82幅植物繪畫作品。作品聚焦湖北特色野生植物和湖北常見園林植物,以手繪植物的藝術形式展現鄂之風華。如今,展覽已經結束,主辦方精選了10幅精美畫作,準備贈送給今年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以感謝他們在抗疫中做出的巨大貢獻。
畫展由北京LIAN 博物繪畫發展中心及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聯合舉辦,是海內外藝術家們給湖北的集體獻禮。展覽期間,約8萬社會公眾線下參觀了畫展。畫作對象涉及湖北特色野生植物,如珙桐、鵝掌楸、連香樹、中華獼猴桃、金錢松、石斛、七葉一枝花等;還有湖北常見園林植物,如月季、梅花(武漢市花)、荷花、水杉、杜鵑花、紫藤等,充分展示了湖北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本次展出的作品皆為植物科學繪畫,屬于博物繪畫中的一種。植物科學畫原本為近代歐洲博物學家在進行植物采集和觀察時進行記錄交流的一種方式,既能精準地反映出植物的形態特征,又兼具藝術美學,是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表現形式。
本次贈送的10幅畫作均出自國內外知名植物畫家之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這其中有日本植物畫家 Akiko Enokidoakiko的《黑山茶》、選自歐洲經典植物學雜志《柯蒂斯雜志》的《湖北百合》、中國著名植物科學畫家、博物畫泰斗級人物曾孝濂老師創作的《亞美鵝掌楸》和《貼梗海棠》。還有國內一線植物畫家傾情創作的7幅作品,作品分別為陳小蕓的《粉扇月季》、吳秦昌的《龍游梅》、賀亦軍的《銀杏》、錢斌的《合軸莢蒾》、王浥塵的《巴東木蓮》、張磊的《中華獼猴桃 》。
只要您是奮斗在抗疫一線的的醫護人員,只要您熱愛植物繪畫藝術,就可以報名參加我們的評選活動。主辦方將在報名名單中最終將選出10位醫護人員進行贈畫,每人一幅。(若無特別要求,10幅畫作將隨機贈送。)
報名方式
本次活動,武漢植物園聯合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官方微信“武漢綠化”共同組織報名,具體報名方式請觀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ZP4n_o68wh32hTgLloTEsA
報名截止時間:7月17日中午12點。
如收到手機短信回復“預約成功”,即表示將獲贈畫作。裝裱好的畫作將通過志愿者車隊送到醫護人員手中。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評選結果將于7月18日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微信和微博上公布。隨后,裝裱好的畫作將通過郵寄或者志愿者車隊上門贈送的方式送到醫護人員手中。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10幅贈畫作品介紹
Akiko Enokidoakiko作品 《黑山茶》
作品說明:黑山茶(Black Camellia) ,是日本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下的一個變種,是世界上最經典的黑色茶花之一。也是我國引進的顏色最黑的茶花品種,很多其他的黑色茶花,都是通過黑椿雜交培育出來的。 黑椿花瓣是黑紅色,有蠟質,花瓣向外翻卷,是半重瓣的小型花朵,有著紅色的花絲和黃色的花蕊,每年四五月開花。
Akiko Enokido,日本植物畫家。 她先后師從澳大利亞的Jenny Phillips,英國的Pandora Sellars和其他國際一流植物藝術畫家,作品曾在多個國際展覽上被展出。2012年回到日本后,她開始畫“古典茶花”系列,該系列獲頒2016年倫敦皇家園藝學會展覽金獎。
《柯蒂斯雜志》作品 《湖北百合》
作品介紹:湖北百合Lilium henryi,主要產于湖北、江西和貴州。多年生草木球根花卉。花瓣橙色具稀疏黑斑,蜜腺兩邊上流蘇狀突起,花藥深橘紅色,花期6~7月。中國特有種。
作品選自1891年的柯蒂斯雜志,是一幅經典流傳的植物科學畫作品。柯蒂斯雜志是歐洲經典植物學雜志。
曾孝濂作品 《亞美鵝掌楸》《貼梗海棠》
作品介紹:鵝掌楸為古老孑遺植物。目前世界上存有兩種鵝掌揪,分別分布在中國和北美,成為東亞與北美間斷分布的典型實例,對古植物學系統學有重要科研價值。鵝掌楸屬于中國的珍稀樹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亞美鵝掌楸為美國鵝掌楸和中國鵝掌楸的雜交品種,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園林綠化中。
貼梗海棠,花色大紅、粉紅、乳白且有重瓣及半重瓣品種。早春先花后葉,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枝密多刺可作綠籬。
曾孝濂,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家,被稱為“中國植物畫的領軍人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美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云南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科學畫協會主席。
曾老師在四十余年的科研和藝術生涯里參與完成多項科學研究項目。他曾用45年時間參與編撰長80卷126冊、超過五千萬字的《中國植物志》,并先后為五十余部科學著作畫插圖,發表插圖2000余幅。在上世紀90年代,曾老師應邀為國家郵政局設計的《杜鵑花》和《杉樹》兩組郵票獲得全國最佳郵票。他曾兩次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作品《雉雞》被該館收藏。
曾老師用畢生精力在科學和藝術之間尋求結合點,用繪畫形式謳歌大自然、宣傳呼吁保護鳥類、保護珍稀植物、保護地球環境。
陳小蕓作品 《粉扇月季》
作品介紹:粉扇月季是非常受歡迎的園林常見月季品種,花粉色、高心卷邊、香型、花型巨大、上花率高、單朵花開時間長、適栽范圍廣,屬名貴月季品種。
陳小蕓,LIAN Center簽約植物畫家。她長年為《家庭中醫藥雜志》繪制封面(土木香、丹參、百合等)。她的作品《七葉一枝花》曾入選”LIAN2019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國巡展,作品《粉扇月季》入選"2020南陽月季花展覽"。
吳秦昌作品 《龍游梅》
作品說明:這幅作品出自于我國植物繪畫界鼎鼎有名的“手繪老人”——吳秦昌老師之手,是一幅專門為武漢創作的鋼筆植物手繪。
梅花,是武漢市的市花。品種繁多的梅花中,“龍游梅”珍貴稀有,1947年由陳俊愉、陳惠秀等在南京梅花山發現。她以枝姿奇特別具一格,成為梅花中珍奇異品。
賀亦軍作品 《銀杏》
作品說明: “銀杏是僅遺存于中國的珍稀樹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幸運的是北京到處都能看到。我的小院子里也種了三株銀杏樹,每到翩翩落英的季節,房前屋后那些碧葉泛成了金黃、燦爛無比,其中有兩株銀杏樹年年果實累累。我特別喜歡站在銀杏樹下,與掛滿枝頭的銀杏果深情對視,看泛著金黃色光芒的銀杏葉搖曳撒落,享受一場關于銀杏的生命盛宴。”—賀亦軍
賀亦軍熱愛植物,熱愛畫中的生命,一直在植物繪畫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堅持著。
她的作品曾先后入選2017年在深圳舉辦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植物藝術畫展”、2018年“LIAN博物繪畫全國13家植物園巡展”
錢斌作品《合軸莢蒾》
作品說明:合軸莢蒾是忍冬科莢蒾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聚傘花序,花開后幾無毛,周圍有大型白色的不孕花,無總花梗,花冠白色或帶微紅,輻狀,芳香;果實紅色,后變紫黑色,卵圓形;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錢斌,植物插畫師,2009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繪畫風格細膩柔美,色彩綺麗,擅長把握植物細節和質感。
王浥塵作品《巴東木蓮》
作品說明:巴東木蓮因首次在湖北巴東縣施陽橋發現而得名,因其花瓣形似調羹,故又名調羹樹。巴東木蓮僅發現于神農、巴東、利川,四川東南部的合江、南川也有分布。巴東木蓮生于海拔600-1 000米的密林中,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為珍稀瀕危植物。
王浥塵就職于杭州植物園,主攻科學繪畫和自然筆記,擅長水彩、素描、顏彩、巖彩、電腦CG等繪畫方式,致力于使用不同媒介展現植物的自然之美與科學之美。
張磊作品《中華獼猴桃》
作品說明:中華獼猴桃是我國特有藤本植物,屬于獼猴桃科獼猴桃屬。1900年被英國著名植物獵人威爾遜首次發現于湖北宜昌,又被稱為“宜昌醋栗” 。中華獼猴桃在中國共有59種,又被稱為陽(羊)桃、羊桃藤、藤梨。
本幅獼猴桃作品,呈現了37種獼猴桃,是湖北籍植物科學畫畫家張磊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國家獼猴桃資源圃”觀察多次后進行創作的作品。本圖共繪制了37種獼猴桃的花、果、葉,對比獼猴桃的花、果、葉能夠讓公眾更為直觀地了解每個種的差別與聯系。
張磊,華中科技大學現代教育碩士畢業,自由職業者。擅長水彩、彩鉛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