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本菊(攝影:趙成清)
6月24日,武漢市第八屆斗菊擂臺賽之“金菊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將在解放公園共享空間舉行。啟動儀式上,市民可領取第一批贈送的菊花苗1000盆。
領取時間
上午:9:30-11:30
領取地點
解放公園美好生活共享空間
溫馨提示
請大家有序排隊領取, 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聚集。一人限領一盆菊花苗,先到先得,發完為止。
菊花養護方法
1.扦插
剪取留種菊花新枝的嫩梢部扦插。在武漢地區,扦插時間一般于5月前后。扦插基質可用黃沙、珍珠巖或泥炭土,扦插前選用百菌清、多菌靈等殺菌劑對基質和插穗進行噴霧殺菌。扦插后第一周可以多噴水,以后逐漸減少噴水量,保證菊苗不萎焉就可以了。最好能適當遮蔭,從而減少水分蒸發。經過2-3周的時間,插穗基部就能長出細細的新根。
2.土壤
養菊花需選擇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好。菊花忌連作,每年需更換新土。
3.上盆、換盆
菊苗上盆是在扦插苗的須根長度3cm左右時,栽到口徑12cm、高12cm的瓦盆或小塑料盆中。
隨著菊苗慢慢長大,盆中的根也逐漸增多。怎么判斷合適的換盆時間呢?菊苗在20cm左右高度的時候,將菊苗連同土壤一起提起,看到土壤中須根長滿即可換大盆。盆大小為口徑20cm、高度15cm。
4.澆水
菊花需要見干見濕、適時適量的澆水。澆水量因植株生長發育不同階段而異。5-6月間初上盆的幼苗階段宜稍干以促進根系的發育。7-8月間常高溫干燥,且菊苗生長至中期,耗水量多,需大水勤澆。8月下旬至9-10月間氣溫轉低,菊花生長及孕蕾期需水多。11月間花半開后,為維持較長花期,盆土以稍干為宜,一般每天中午前后酌量澆水一次。澆水時注意不要濺起污泥沾染葉面和花朵,否則會生病害,造成花朵腐爛。
5.施肥
菊花追肥可選用尿素、復合肥、磷酸二氫鉀以及市場上提供的營養液等,最好能交替使用。施肥主要是灌溉肥,施肥前盆土應保持干燥。上盆兩周后,可以開始施肥(濃度2‰以下),苗期以氮肥為主,有機液肥、尿素和復合肥輪流施用。夏季高溫多雨的季節,有條件可以適當遮雨,此階段不能施濃肥,應薄肥勤施。立秋之后,天氣逐漸轉涼,施肥濃度可以逐漸加大,一周施一次肥。秋分后,施肥以磷鉀肥為主,復合肥和有機液肥輪流施用,可以用葉面噴霧的形式,每周噴施一次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花蕾顯色后,停止施肥。施肥后用清水噴霧清洗葉片,以免燒傷。
6.摘心
摘心即摘除菊花主枝或側枝的頂梢。摘心的時間:當菊苗上盆后生長高達10厘米左右時,留3-5片綠葉進行第一次摘心。摘心不宜過遲,否則基部老化,對側芽生長不利。以后每生出5-6片葉時,即留二葉摘心。在武漢地區,最后摘心的時間(定頭)在7月上旬。摘心應在晴天進行,避免雨天,以防雨水浸入傷部引起腐爛。
7.剝芽、除蕾
到菊花生長后期出現側芽時需進行剝芽。現蕾后,當枝頂端主蕾與其下的副蕾或側蕾呈擁擠而散開時進行除蕾。除蕾時須留枝頂端的一個主蕾與其下的一個副蕾備用,其余花蕾分次剝除。剝芽除蕾工作需及時進行,以免消耗養分。
剝芽
除蕾
8.支柱、綁扎
菊苗生長至20厘米以上高度時,為防倒伏,須立支柱進行綁扎。綁扎隨植株的長高分數次進行。綁扎時,要求支柱與綁扎材料不外露,并力求與菊枝的形色協調,從而增加美感。
綁扎
9.菊花病蟲害防治
春秋兩季季主要預防蚜蟲、葉螨和斑潛蠅引起的蟲害。蚜蟲可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斑潛蠅可用滅蠅胺70%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葉螨可選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防治。
夏季高溫高濕,易產生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等。蟲害有: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褐斑病5月開始逐漸嚴重,7~9月為發病盛期,發病期間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霜霉病可選用50%錳鋅氟嗎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一般性的廣譜殺菌劑均可以防治,但均無法徹底抑制本病的發生。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均可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1.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00倍液防治。
10.高度控制
菊花容易長高,如果不及時控制,會影響其觀賞和美觀,所以定頭后,苗高10cm時,噴施2000倍的多效唑溶液一次,以后根據菊苗長勢情況,每7-10天噴施一次1500倍液的多效唑,現蕾后停止多效唑的施用。
11.留種母株的管理
每個品種選擇腳芽生長良好的一到兩盆進行留種,以保證第二年的插穗來源,留種母株應做好標記,防止品種混亂。菊花在武漢地區可露地越冬,為使其來年萌發健壯的插條,最好換大盆養護,或進行地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