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LIAN 博物繪畫發展中心與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共同策劃的 “品鄂風華-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LIAN博物繪畫巡展2020湖北特展,正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科普樓展出。

來自8個國家的48名優秀植物畫家及生態畫家,為本次特展帶來了82幅精美植物繪畫作品。絕大部分的作品,是海內外藝術家們專為湖北——這個舉世聞名的生物多樣性中心而作。
從湖北特色野生植物到湖北常見園林植物,本次展覽更像是一場由植物繪畫開啟的驚艷視覺之旅,帶我們穿梭時空,去盡情欣賞湖北那些美麗迷人的植物。
湖北為什么這么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決定
湖北省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植物區系具有東西滲透、南北交匯的過渡區域特點,擁有十分豐富、復雜的植物區系成分,包含有許多古老孓遺植物,是中國植物資源和植物種類最豐富的省區之一,也是中國具有東亞特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為我國東西、南北的過渡帶,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它地處亞熱帶,以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為主,高山地區則形成高山氣候。
湖北地理位置優越,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湖北地區的植物資源異常豐富,種類繁多。
全省已發現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屬、1300種,其中喬木425種、灌木760種、木質藤本115種。這在全球同一緯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僅樹種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貴、稀有孑遺植物。除有屬于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水杉、珙桐、禿杉外,還有二級保護樹種香果樹、水青樹、連香樹、銀杏、杜仲、金錢松、鵝掌楸等;三級保護樹種秦嶺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錢槭、領春木、紅豆樹、厚樸等。

珙桐(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次展覽,海內外畫家就將目光聚焦湖北的特色野生植物,用藝術的筆觸描繪科學之真自然之美。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國家戰略資源。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人們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長期致力于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研究工作。為幫助社會各界全面了解湖北省野生植物資源,進一步推動野生植物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江明喜、李曉東、吳金清等人還編撰了《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

湖北究竟有多美?這些植物繪畫告訴你

參展作品:
亞美鵝掌楸 Liriodendron X sinoamericanum
曾孝濂 (中國) 繪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原種分布于湖北房縣、巴東、建始、利川等地

參展作品:
湖北百合 Lilium henryi
選自1891年柯蒂斯雜志
分布于湖北、江西和貴州
生長在海拔700-1000米的山坡上

參展作品:
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Sandra Doyle (英國) 繪
中國特有珍稀孑遺植物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被譽為“中國的鴿子樹"

參展作品: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陳鈺潔 (中國) 繪
中國特有珍稀孑遺植物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1941年首次在現今湖北利川磨刀溪
被我國植物學家發現

參展作品:
金錢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吳秀珍 (中國) 繪
我國特有珍稀孑遺植物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湖北利川縣有分布
散生于海拔100-1500米的針葉樹、闊葉樹林中

參展作品:
中華獼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王浥塵 (中國) 繪
中國特有藤本果種
1900年由英國著名植物獵人威爾遜
首次在湖北宜昌發現

參展作品:
巴東木蓮 Manglietia patungensis
王浥塵 (中國) 繪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僅分布于湖北西部巴東、利川
及四川東南部合江、南川
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密林中
展覽將持續至7月12號,感興趣的小伙伴趕緊去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