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中旬,就慢慢地走進了中科院的“公眾科學日”時間
每年這一天,100多個中科院院屬機構都不約而同地向公眾派送科學大禮包!
大科學裝置、科學實驗、科學展覽、科學講座、看家本領統統安排上!
每年的公眾科學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以下簡稱“武漢植物園”)都精心籌備,和公眾共赴一場精彩的科學和自然之旅!
今年的公眾科學日也安排上啦!就在5月23日,武漢植物園“中科院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即將上線。
那么,今年的公眾科學日,武漢植物園安排點啥?
劃重點,敲黑板!
今年的公眾科學日,武漢植物園將以“聞香染色,趣識本草”為主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向公眾介紹芳香和染色植物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草木葳蕤、芳香縈繞、色彩盎然,這絕對是武漢植物園最有顏值最有色香味的一屆科學大餐了!
活動一:芳香植物和染色植物科普展
芳香植物是兼有藥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屬性的植物類群。芳香植物的應用歷史悠久,例如:古埃及人將芳香植物制作成芳香油、油膏和面膜等;古羅馬人應用于家居和香料;印度古書《吠陀經》詳細記載到各種芳香藥材;中國傳統醫學記載有豐富的芳香植物應用。染色植物指的是含有色素并可以提取色素來對被染物進行染色的一類植物。我們熟知的天然草木染原料如茜草、廖藍、姜黃、梔子、紅花等都是染色植物。
本次活動將依托武漢植物園本草園特色的藥用植物資源,展出30種芳香植物和10種染色植物,結合圖文展板及手冊的形式,向公眾科普其趣味性、藥用價值和應用價值。
活動時間:該展覽將在公眾科學日之前提前展出,將持續至6月中旬。
活動地點:本草園
活動二:云游植物園 聞香識植物
武漢植物園植物專家將通過直播的形式帶領公眾探究芳香和染色植物展,展示密蒙花、紅花等特色植物,介紹芳香和染色植物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時間:5月23日上午10點
活動地點:本草園
活動三:制香囊 做藥膏 植物手工學起來
古人人手一個香囊是怎樣做成的?手作中草藥香囊,提神驅蟲用處多。科普老師將現場還原艾草、金銀花、薄荷等藥用植物制作香囊的過程;讓周圍一片默默無“蚊”,學做驅蚊紫草膏。兩個植物手工活動將進行線上直播,活動有顏有趣,還能讓你進階為手工達人。
活動時間:5月23日上午10點30分
活動地點:本草園
特別提醒
因為特殊的原因,今年的公眾科學日將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與公眾見面。5月23日當天10點,科普老師(正在努力地轉型為主播小姐姐)將和植物專家一起為公眾介紹本草園內的芳香與染色植物,體驗制作紫草膏、驅蚊香囊,在線教你做手工達人。公眾可以自行參觀芳香植物和染色植物科普展,植物手工活動不招募公眾參與。
“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是中國科學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國科學院各個科研院所都如約面向社會公眾開放。該活動已成為全國性的重要科普品牌活動,成為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走近科學的重要渠道,成為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平臺,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做出貢獻。
聞香染色,趣識本草,5月23日上午10點,我們線上約!
(具體的直播觀看平臺見后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