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科普快報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與LIAN center將聯合舉辦拿起畫筆為武漢加油活動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草木萌動,鴻雁將來。

              吹面已是楊柳風,疫情鎖城,但是禁不住春來。

              若是在以往的任何一個雨水時節,武漢人已經準備卸下冬衣,出門迎春了。

              如今,我們困守家中。但是不怕,那自然萬物,無限疆野依然擁有激發我們心懷希望的力量。

              讓我們將目光轉向自然,青青田野、草木蟲魚,我們將藏在心中的他們搬到紙上,躍入畫中,重新尋找人與自然的鏈接,重獲治愈人心的力量。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LIAN center 特別企劃——『LIAN』在一起 拿起畫筆 為武漢加油活動。(LIAN center是中國植物繪畫泰斗曾孝濂老師和年輕生態主題畫家們繪畫的聯合展覽)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LIAN center邀請各位關心生態、熱愛繪畫人士:

              拿起畫筆,畫下湖北特有的植物,用博物畫的方式為自己鼓勁,為武漢加油!

            博物畫:關注自然 獲取治愈力量

              什么是博物畫?

              “博物繪畫”是以自然界的動植物或礦物等自然物實體為描摹對象用人工技巧展示圖像化自然世界的一類繪畫。

            川滇杜鵑、文冠果/柯蒂斯植物雜志

              它又稱科學畫,是兼具感性審美和理性科學的藝術形式,它既要求精準地反映事物的形態特征,同時又要求與藝術融為一體,擁有著科學與藝術、自然與人文完美交融的美感。

            杏黃兜蘭/曾孝濂 繪

            相思子 /荀一喬 繪

              如果你有興趣去溯源博物畫,

              那么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古往今來的人們人們不斷努力去認識自然、

              理解自然、描述它變化多樣的美,

              并由此受到啟發,

              用這種對美的感悟創造出各種形式的作品。

            圖:16世紀德國畫家丟勒的《犀牛》

              在相機出現之前,博物畫就承擔著重要的記錄功能,

              它承載著記錄奇妙大自然的各種生命的意義,

              它可以是實用的圖鑒功能,

              也可以是大自然在畫紙上的藝術表達……

            圖:月季 李聰穎 繪

              博物畫伴隨著博物學一道興起、成長,它作為獨特的自然藝術,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疫情當下,人們難免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博物畫是疏解負面情緒的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繪畫,繪畫者將潛意識內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在心靈上、情感上、思想上,獲得負能量的釋放、解壓。博物畫繪畫者以平等和敬畏的姿態,重新發現自然,思考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不僅能夠能夠獲得愛與能量,鼓勵大家勇敢抗疫,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于活動

              活動時間

              即日起~5月1日

              繪畫對象

              湖北常見(園林)植物

              櫻花、梅花(武漢市花)、廣玉蘭、樟樹、懸鈴木、桂花、蔥蘭、荷花、復羽葉欒樹、水杉(武漢市樹)、梔子花、石楠、紫藤、金銀花、八角金盤

              湖北特色(野生)植物

              珙桐、銀杏、金錢松、鵝掌楸、連香樹、領春木、中華獼猴桃、惠蘭、天麻、石斛、映山紅

              經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和LIAN center的篩選,26種湖北省常見的園林植物,和具有湖北特色的野生植物成為本次繪畫的對象。這其中有代表著不畏艱難、蓬勃向上精神的武漢市花梅花、市樹水杉,還有為城市營造詩意生活空間、融入城市生活肌理的樟樹、廣玉蘭、荷花、懸鈴木,珍貴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國“鴿子樹”珙桐、“中國郁金香樹”鵝掌楸。具有良好應用價值的天麻、石斛、中華獼猴桃等。

              以上26種植物,除了天麻,其他的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都有栽培。

              作為國家植物資源儲備和植物遷地保護的綜合研究基地,植物的諾亞方舟,武漢植物園一直致力于植物資源的收集保育尤其是珍稀瀕危植物的引種保育工作,珙桐、銀杏、鵝掌楸、連香樹、領春木、小勾兒茶等珍稀瀕危植物經植物園專家努力實現成功保育,已經在武漢植物園栽培多年。在武漢植物園珍稀瀕危植物專類園,公眾可以觀賞到珙桐、馬褂木、普陀鵝耳櫪、秤錘樹等古老孑遺珍稀瀕危植物及國家和省級公布的重點保護植物320多種。

            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江明喜研究員主編的《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

              參與方式

              注:(2選1即可)

              ● 郵箱發送作品

              pmo@bowuedu.com 

              ( 發送作品+姓名+聯系方式 )

              ●微信公眾號發送作品

              或者關注微信公眾LIAN center,發送你的優秀博物畫作品至LIAN center,( 發送作品+姓名+聯系方式 )。

              參與作品將有機會參與今年“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國巡演的特展以及“武漢必勝,湖北特色植物植物手繪展”。“武漢必勝,湖北特色植物植物手繪展”將于疫情結束后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展出。

              另外,優秀作品還將有機會參加2021年的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畫展

            致敬抗擊疫情的英雄

              “武漢必勝,湖北特色植物植物手繪展”舉行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還將邀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務人員、社區工作者等群體及其家屬免費參觀畫展,并且邀請博物畫家為她們指導作畫。

              “武漢必勝,湖北特色植物植物手繪展”舉行期間,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將聯合LIAN center選出該展中10幅珍貴的博物畫,贈送給抗擊疫情的英雄。

            關于LIAN center

              LIAN center是中國植物繪畫泰斗曾孝濂老師和年輕生態主題畫家們繪畫的聯合展覽,它有經驗豐富的泰斗級藝術家們坐鎮,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吸收心懷熱忱的年輕血液。LIAN center曾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地舉辦過多場博物畫展覽。

              LIAN center的LIAN,鏈接人和自然,鏈接“博物/生態的藝術”與普通人,也鏈接創作者與讀者。

              Lian center入駐畫家及作品

              在博物畫繪畫者筆下,一花一草一木都迸發出生命的力量。

              人與自然互相對話,互相賦能,用勃勃生機表達對生命的禮贊。

              拿起畫筆,面向自然,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你眼中的博物世界吧!

            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