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武漢市教育局、園林和林業局、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主辦,武漢植物園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市級自然生態課題《好吃的獼猴桃是怎樣長成的》研學實踐系列活動,進行了課程的總結。
該課程從9月7日開始,共有來自武漢市六所小學的29位同學,在主講老師張鵬和助教老師趙婷婷、張凡的帶領下,通過9次共45課時的學習,學習了獼猴桃的種質資源和育種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對所學知識的組織和歸納,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學校為單位形成了各自的課程總結。此次精心策劃的總結匯報,是該課題的最后一次課程,同學們將通過本次課程系統地總結匯報自己的學習所得,并邀請了武漢植物園科普部主任張莉俊、園科教中心副主任李軍亮,科研人員張燕君副研究員、李大衛副研究員和操瑜副研究員擔任點評專家。
同學們以學校為單位一一上臺進行總結匯報,大家用精美的海報或PPT,圖文并茂地展示課題的選題背景、研究目標、技術路線、研究步驟和研究成果等內容。大家在臺上侃侃而談,陳述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收獲,同時以對話、表演等豐富的舞臺展示形式,增加了課程總結的趣味性。五位專家分別從科普和科研的角度對同學們的總結匯報進行了提問,并給以了詳細的點評和指導。本次課程總結充分展現了同學們認真的學習過程和豐富的收獲,而同學們對科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的掌握也獲得了專家老師們的欣賞與肯定。
本次課程的開展,一方面讓同學們對幾個月來的學習進行了復習與總結,更重要的是讓同學們有機會面對面地與科學家們進行交流和提問,幫助大家梳理了科研流程,提升了同學們的表達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也讓大家對本次研學系列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課程匯報
課程匯報
課程匯報
專家點評與指導
專家點評與指導
(作者:張凡、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