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科普快報

            武漢植物園組織開展市級自然生態研學系列課程“獼猴桃育種體驗(一)”

              近日,由武漢市教育局、園林和林業局、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主辦,武漢植物園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市級自然生態課題《好吃的獼猴桃是怎樣長成的》研學實踐系列活動,開啟第三期課程“獼猴桃育種體驗”。課程在武漢植物園內進行,來自武漢市六所小學的29位同學,在課程導師張鵬的帶領和助教老師曹承娥、柯明青、羅芝的輔助下對獼猴桃的育種方法之一——野生選育和實生選育的方法進行親身體驗與學習 

              本次課程主要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背景知識講解,張鵬詳細地向同學們介紹了獼猴桃野生選育和實生選育的相關內容,以科學家已經育種成功的案例向同學們生動闡述了野生選育和實生選育的具體流程及方法。 

              第二個環節是分組進行育種體驗。在該環節,同學們走進實驗室,根據在上節課制定好的獼猴桃育種目標,化身科學家親身體驗育種流程。張鵬提前準備了十余個需要進行風味鑒評的獼猴桃株系的果實,請同學們按照育種學家的工作流程,對各個果實進行品鑒和記錄。“果肉綠色,肉質緊實,極酸,微甜”,“果肉綠色,髓部紅色,微酸,較甜”......同學們紛紛在記錄本上進行了屬于自己的“考種記錄”,也了解到了從種質資源到品種,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同學們還發現,原來所謂的“品嘗”并不是胡吃海喝一番,而是需要非常細致地記載,大部分的獼猴桃種質資源都是不好吃的,但科學家們仍然需要每一個都進行品嘗并記錄。經過這次模擬,同學們對育種研究過程中需要的堅持和付出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張鵬的帶領下,同學們走進武漢植物園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參觀了育種苗圃學習洗種及種子收集和保存,孩子們拿到自己收獲的獼猴桃種子都十分開心。 

              通過此次課程,同學們親身體驗了獼猴桃野生選育和實生選育的流程及方法,實地體驗探究大大提升了孩子們主動探究科學的興趣,為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室內講解 

               

              育種體驗——觀察、品嘗、記錄 

               

              于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中體驗“洗種” 

               

              收獲種子 

              (作者:張凡、張鵬) 

            科學教育中心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