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科普快報

            武漢市級自然生態研學系列課程第二期:“獼猴桃初探”

              9月27日下午,由武漢市教育局、園林和林業局、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主辦,武漢植物園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市級自然生態課題《好吃的獼猴桃是怎樣長成的》研學實踐系列活動,開啟第二期課程“獼猴桃初探”。課程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內進行,來自武漢市六所小學的29位同學,在課程導師張鵬和張凡的帶領下,對獼猴桃種質資源的分類和評價進行了初步學習,并對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內豐富的獼猴桃資源開展調查研究。
              本次課程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背景知識講解,張鵬老師細致而生動地向同學們介紹了獼猴桃的表型、內在品質、商業指標等相關內容,使同學們了解了不同種類獼猴桃莖、葉、花、果之間的差別與聯系,以及不同獼猴桃口感、味道、營養成分、功能、商業指標的區別。大家認識到獼猴桃的莖、葉、花、果原來如此的豐富多彩,而且不同獼猴桃之間也是各具特色和優勢,沒有完全完美的獼猴桃。在課程上,張鵬老師還提出了本次研學系列課程的主線目標——請大家描繪出各自心目中的最佳獼猴桃,并將在接下來的幾次課程中進行育種流程模擬。
              本次課程的第二部分是田間調查環節,同學們走進全球獼猴桃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近距離觀察接觸各種各樣的獼猴桃,同學們十分興奮,大家化身小小育種學家,帶著育種任務熱情認真的投入到資源調查與評價之中,為接下來“我心目中的最佳獼猴桃”的新品種模擬選育做好資源儲備工作。
              通過此次課程,同學們初步選定了自己心儀的獼猴桃,并進行了資源的模擬收集保存,為后續育種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研學課程實踐活動是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地探究,提升了孩子們主動探究科學的興趣,為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室內講解
            現場互動

            武漢植物園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內開展調查

            張鵬老師現場指導

            認真調查

            師生合影
            科學教育中心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