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科學教育中心·自然課堂“太空植物知多少”在武漢植物園開展,本次課程由李俊皞老師主講,通過室內講解、實地觀察、游戲互動、彩繪葫蘆四個環節,讓孩子們認識太空植物,觀察太空植物,通過五感體驗及測量的方法了解太空植物的生長。解析太空植物與地球植物果實的不同之處。
室內講解環節,李俊皞老師通過PPT展示圖片的方法和孩子們分享了太空植物的知識,著重介紹了太空育種的流程,讓孩子們了解到太空植物科學研究過程及其研究現狀。解除了家長們對太空植物用途及安全方面的擔心。室內還開展了游戲互動,孩子們體驗了育種的流程,當了一次“小小研究員”,同時,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組培實驗室。李老師生動活潑的講述點燃孩子們積極學習的欲望。
實地觀察環節,李老師引導孩子們認識了秤錘樹、喜樹、鵝掌楸等植物。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路嗨唱“葫蘆娃”主題歌,來到太空瓜果種植區。在這里孩子們看到真實的太空葫蘆果實,飛碟南瓜等,他們通過觸覺探究,了解到葫蘆生長中鮮為人知的小秘密。最后,孩子們分別在太空葫蘆果實上進行彩繪,創作了自己的葫蘆娃。
本次課堂一改往日的單純性課程授課方式,將科學教育與自然教育融為一體,呈現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創新了授課內容。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科學思維的能力,還通過自然教育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點滴。同時,親子課更加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和諧,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們的想法,懂得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走出“不談作業母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窘境。

室內環節

戶外講解

探究太空葫蘆

認真記錄

和自己的葫蘆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