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正是賞花的好季節。3月30日,武漢植物園開展了以“郁金香”為主題的自然課堂,本次課堂由袁俊青老師主講,魏妮娜老師助教。課堂分為知識講解、自然體驗、手工制作三個環節。
課前,袁老師讓孩子們畫出了一朵想象中的郁金香進行課堂預熱。隨后,展示了郁金香的圖片,請孩子們仔細觀察,說出郁金香的特征,孩子們踴躍發言,有孩子提到:“郁金香有紅色、黃色、橘色……”,還有的孩子說到:“有合著花瓣開的,還有平著開的”……通過孩子們的描述,引出了郁金香色彩與花型的多樣性。接著,袁老師向大家講解郁金香的起源,介紹形態各異、色彩鮮艷的郁金香,孩子們充滿好奇,迫不及待的想去一探究竟。
在戶外,袁老師講述了一段背景故事,讓孩子們以闖關的形式完成各自的小任務,大家快速的找到了對應花型的郁金香,并細心觀察,進行作畫。有孩子驚訝的發現“好像所有的單瓣郁金香都是六片花瓣誒”,還有孩子說“我觀察到這朵流蘇型郁金香的花瓣跟羽毛好像啊”,大家探討著對郁金香的認識,闖關成功后并獲得了一張彩色郁金香卡片,去找到黑白卡片的郁金香公主,進行合成喚醒。戶外體驗結束后,老師們帶著孩子回到教室進行手工制作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大家通過對郁金香的認識,花兒長得像皇冠,葉子長得像寶劍……完成了一幅幅美麗的作品。
本次課程增加故事情節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更能融入到情景中,同時結合繪畫及手工的藝術教學,讓孩子們通過比較實地觀察前和觀察后的作品區別,更深刻的記住郁金香的形態和結構,了解聽與體驗的差別,讓孩子們的手、眼、腦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知識講解
專注作畫,語言描述
繪畫作品及手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