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武漢植物園自然課堂開展了主題為“探秘‘水中精靈’”的課程,共有8組親子家庭參與其中。課堂分為室內講解、室外探究、總結歸納三個環節。
首先是室內講解環節,張老師提出問題“什么是水生植物,生活中有哪些水生植物?”,小朋友們踴躍發言。接著老師引導大家思考“水中是怎么樣的環境”,以及“是否所有植物都可以在水中生存”,在老師的講解過程中,小朋友們對這群生活在少氧環境的精靈們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它們的生存本領。
隨后進入室外探究環節,跟隨著老師在植物園內,開啟探究水生植物生存奧秘的奇妙之旅。在戶外,小朋友們對六種目標植物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記錄。小朋友們驚喜的發現原來荷花、睡蓮葉柄剖面有很多孔洞,水鱉葉片背面竟然有心型凸起的氣囊。此外,還近距離觀看了王蓮。整個過程以小朋友為主體,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精神。
戶外探究結束后,小朋友們回到課堂,分組討論并總結分享水生植物適應水環境的特征。最后,課程在老師提出課后拓展題目——“沙漠中植物是如何適應環境的?”中圓滿結束。
此次課程,以水生植物為對象,幫助孩子們理解了植物的適應性,提升了小朋友的獨立探究能力、觀察記錄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室內講解
戶外探究
觀察記錄
討論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