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網的蜘蛛、歸巢的鳥兒、荷葉上巡視的青蛙、夜晚暗自芬芳的荷花睡蓮……,夜太美,植物園更是越夜越美麗。7至8月,武漢植物園聯合云齊少年開展多期“夜游植物園 暗訪夜精靈活動”夜游活動,科普老師帶領青少年探尋夜自然的美麗與神奇,活動面向青少年展開,吸引了200余個青少年參加了活動。
活動一共開展6期,包括昆蟲、植物、濕地生態各種主題。尋蹤濕地王國的黑夜精靈,耳熟能詳的蛙鳴、蟲鳴,得心應手的精靈紋理,找回原始的黑夜本能……幾期內容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每一期的內容既讓孩子們學習到知識,也注重科學探索,培養孩子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能力。夜幕時分,植物園也從白天的喧囂中走入寧靜,那些隱匿在夜幕下的小精靈等待著孩子們去發現。孩子們用心聆聽蛙教蟲鳴,借助照射燈照射,探尋夜精靈的蹤跡。在“尋蹤濕地王國的黑夜精靈”主題課程中,科普老師帶領孩子尋蹤“濕地精靈”,從中觀察濕地生物的本能行為。側褶蛙、黑蚱蟬、中華蟋蟀、黑臉躁眉則是大自然的結晶樂手,它們的音調婉轉多變,讓人聆聽后想象無窮;“聽,這是湖北側褶蛙”,側褶蛙有著不同節奏的鳴唱,孩子們通過聽聲辨位,尋找各種動物昆蟲的蹤跡。制作動植物標本、角色扮演昆蟲、寫自然筆記,每一期的活動都有動手環節,讓孩子們將所觀所思所想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充分調動人體感官,從聽覺、視覺、嗅覺等方面,立體地感受生物在夜間的狀態,體驗到自然另一面的美麗和神奇。活動讓孩子們驅散對黑夜的恐懼,加強了與大自然的鏈接,與大自然更加親近。活動還激發了孩子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培養了孩子們獨立開展科學探究的能力。